(图片来源:摄图网)

4月26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辆,以年均约8%的速度持续下行,至2023年已锐减至80万辆。2024年,汽车进口量进一步降至70万辆,同比下降12%。而2025年开年,进口车市场更是遭遇“寒冬”,1—3月仅进口汽车9.5万辆,同比下降39%,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在近年来的汽车市场中实属罕见。尽管3月进口车3.9万辆,下滑幅度收窄至27%,稍有改善迹象,但整体颓势依然难以掩盖。

进口车市场的持续低迷,背后有着深刻的市场逻辑。近年来,国产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技术、品质和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日益缩小。与此同时,国际品牌也纷纷加快本土化进程,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与销售。这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更好地适应了中国市场的需求,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在国产车与国际品牌本土化产品的双重夹击下,进口车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市场优势,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从品牌结构来看,目前进口车市场主要依靠豪华车的需求来苦苦支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口车市场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2018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平均价格持续上行,从2018年的41478.8美元/辆增长至2022年的60620.9美元/辆。其中,2021年成为价格增速的“高峰”,当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平均价格为54742.2美元/辆,同比增长17.24%;2022年增幅虽有所放缓,但仍达到10.74%。数据表明,高端车型仍然是新能源汽车进口的主力。


与进口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新能源汽车正以磅礴之势崛起。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双碳”目标、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便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到13.3%,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更是高达24.4%,毫无悬念地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预计销量将突破1300万辆。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政府综合考虑石油安全、大气污染、产业升级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引领了低碳化变革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随着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产业发展周期转变,国际化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从 “国内市场为主” 向 “国际国内双轮驱动” 转变。同时,智能技术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并且提出以能力赋能和产能合作为核心的模式,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化的新路径。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