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长沙报道
“我们每年大概有15%左右的毕业生是到广东就业创业,实现了连续三年的稳步增长。”湘潭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陶永峰表示,学校所开设的一些专业,包括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算法分析等优势特色学科和广东的重点优势产业匹配度都是非常高的,为此学校一直在致力于引导学生更深入了解广东的人才就业环境。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4月26日,由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联合承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长沙站)在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吸引超2万名求职者参与。
本次活动超250家广东知名用人单位参展,共提供优质岗位超1.7万个,用人单位涵盖龙头企业、知名国企、科研院所、医疗教育等事业单位,此外线上全省还提供超20万个优质岗位。活动充分考虑了湖南省高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等优势专业,提供对应芯片设计、生物医药、临床医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等相关岗位近万个。
随着产业焕新,广东如何更好地释放人才“虹吸”力?
(招聘活动吸引超2万名求职者参与,摄/彭敏静)
彰显硬核科创实力
仅一个上午,金智维招聘经理陈清瑶就收到了几十份的简历,她希望能为公司招聘更多AI相关专业的学生加入。
陈清瑶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两年,公司更多地投入到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领域,涵盖数字大数据科学、数据科学等专业。“长沙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不错的高校,所以一直都是我们较为看重的一个目的地。”
这家珠海本土培育的智能科技企业,其人才需求变化恰是珠海乃至广东产业升级的缩影。珠海市作为湾区创新引擎,全社会R&D强度4.06%,位于全省第二,万人发明专利184.6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22。2024年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居首,“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稳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现到看到一批广东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炫酷亮相,现场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经济、装备制造(含海工装备)、新能源及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划分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区”与“科技体验区”两大功能板块,珠海全市38家创新主体共同构建起涵盖76项前沿科技成果的创新矩阵。
其中,特别设置人机交互体验专区,优必选WalkerX机器人、莫界科技极致轻量型AI+AR眼镜、芯动微国产显卡赋能AI与游戏应用、蓝图科技自行车电子变速器等多项黑科技开放沉浸式体验;同步展示格力健康家居生态系统、丽珠生物托珠单抗注射液、汤臣倍健星钻蛋白粉、“泰诺麦博”全球首创新药、“览众”无人飞行器、“阿奇机器人”等重大科技成果,完整呈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科技创新全链条,彰显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创走廊的硬核实力。
广东产业升级不仅催生跨省人才虹吸效应,还带动了不少政校、校企合作等丰硕成果。
本次活动,粤湘两地9组政校企成功签署合作协议。珠海市人社局与中南大学、珠海市教育局与湖南师范大学、珠海市香洲区政府与武汉大学、珠海市金湾区政府与南昌大学、珠海市斗门区政府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与武汉理工大学、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广东蓝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邦制药(中国)有限公司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此外,“粤聚英才·博聚香山”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对接会(长沙)同步进行,海内外超过20个博士博士后创业创新项目在现场路演,博士博士后人才与有关投融资机构、园区孵化机构“面对面”交流对接,助力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国家级博士后人才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湾区项目)率先在广东以外省份现场签约成功。
(招聘企业展位前人潮涌动,摄/彭敏静)
破解引才痛点
“大湾区因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比较迅速,新兴产业也比较多,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前景广阔。它还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强大包容性,能充分接纳各方人才。”中南大学的香港学生曹琼方表示,若想为祖国建设奉献心力,大湾区是理想之地,也是世界窗口。相信众多国内求学及海外归国人士,都愿投身其中为国家繁荣添砖加瓦。
广东对人才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产业前景,更有从住房到职业培训等完善的福利待遇体系,充分保障人才扎根广东。
据了解,本次活动提供的岗位结构均衡,硕博以上岗位超7300个,高水平技能岗位超9000个,还有超2.2万个实习岗位,为求职者提供多元的职业选择。岗位待遇丰厚,提供年薪百万元以上岗位超600个,年薪50万元-100万元岗位超2500个,年薪20万元-50万元岗位超6500个。
“对于人才而言,他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生活成本。目前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人才就可以申请配套的人才房。”真健康人力经理雷红香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未来可以加大对城市的优势以及本地特色企业的宣传力度,让各界人士和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选择并扎根于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我跟珠海挺有缘分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就来珠海打拼,寒暑假我也常来,一直觉得珠海是个美丽的城市,生活节奏相对慢。我在北京工作几年后,还是想来珠海感受慢节奏生活。”如今,陈清瑶到珠海工作已经快四年。在她看来,珠海不仅很包容,它的人才政策还具备很强的吸引力,比如应届生补贴、租房补贴等。
实际上,广东汇集五“有”三“好”政策包,拿出诚意满满的激励政策,汇聚天下英才到南粤大地就业创业。
“视人才为珍宝”的广东,有望吸引越来越多人才“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