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划重点:为什么比亚迪秦L DM-i被误认为是增程式?

最近比亚迪发布的秦L DM-i,因为后排地板纯平的设计被猜测“取消传动轴,发动机只发电”,有人直接盖章它是增程式电动车。但!这种仅凭设计细节就下结论的言论,真的不负责任啊!

其实,插混和增程的核心区别在于发动机是否直接驱动车轮。秦L DM-i作为插混车型,发动机仍能在高速时直驱车辆,而增程的发动机只是“充电宝”。所以,后排纯平≠增程式!选车别被表象迷惑!



技术原理大拆解:插混和增程到底差在哪?

1️⃣插混(PHEV):油电双修,灵活切换

  • 工作原理:发动机和电机都能驱动车轮,可纯电、可燃油,还能油电协同。高速时发动机直驱,能耗更低。
  • 技术难点:需要复杂的动力耦合系统(比如比亚迪DM-i的EHS电混系统),研发门槛高,传统大厂才有实力玩转。

2️⃣增程(EREV):电动车+充电宝,简单纯粹

  • 工作原理:发动机只发电,全程靠电机驱动。适合城市通勤,但高速能耗高(能量转换损耗大)。
  • 技术优势:结构简单,新势力车企更易上手(比如理想、问界)。

一句话总结:插混是“油电双修的全能选手”,增程是“纯电车的续航保镖”。

⚡️能耗&动力体验:谁才是高速王者?

  • 高速场景
  • 插混:发动机直驱,油耗≈燃油车(甚至更低),动力响应快。
  • 增程: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能量损耗多,油耗可能比插混高20%!亏电时加速还慢。
  • 市区场景
  • 两者都能纯电行驶,但增程的大电池(如理想L9的40kWh)续航更长,充电频率更低。

结论:经常跑高速选插混,市区代步选增程!



可靠性&适用性:谁更“抗造”?

  • 增程的软肋:电池/电机故障=趴窝!发动机无法直驱,只能叫拖车。
  • 插混的保险:电池挂了?发动机还能直驱,至少能开到维修厂。
  • 极端环境:低温/高海拔地区,插混的燃油系统适应性更强,增程可能因电池活性下降续航“腰斩”。

适用人群

  • 增程党:有家充桩、少跑长途、追求纯电体验的都市青年。
  • 插混党:充电不便、常跑高速、需要“双保险”的务实家庭。

车企技术路线:新势力vs传统大厂

  • 新势力(理想、问界):偏爱增程,结构简单+研发周期短,快速抢占市场。
  • 传统大厂(比亚迪、长安):深耕插混,靠技术积累实现油电同价。
  • 未来趋势:多元化并行!长安甚至推出“超级增程+插混”双路线,满足不同需求。

选车终极指南:3步锁定你的本命车型!

1️⃣看用车场景

  • 市区通勤+有家充→增程(续航长,充电少)。
  • 长途高速+充电难→插混(油耗低,不焦虑)。

2️⃣看技术实力

  • 选插混认准大厂(比亚迪DM-i、吉利雷神、长安智电iDD),技术更成熟。
  • 增程优先选销量高的品牌(理想、问界),售后更有保障。

3️⃣看预算&配置

  • 同价位下,增程电池更大(纯电续航长),插混动力更强(高速表现优)。



最后说点真心话

新能源车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站队技术路线。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你的车

如果你是科技控,不妨等等未来的“插混+增程二合一”黑科技;如果急着买车,记住:

  • 要省心:选插混,油电双修无短板。
  • 要极致体验:选增程,城市通勤像纯电。

评论区聊聊:你更站插混还是增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