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东风汽车以"智绘新东风"为主题,首次集结猛士、岚图、风神、奕派、纳米、风行六大自主品牌,携26款整车与9项核心技术成果完成"国家队"的集体亮相。这场展示不仅是对"智能化跃迁行动"的阶段性成果验收,更折射出传统汽车巨头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的转型逻辑——以技术积淀为根基,以体系化创新为路径,正在走出独具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体系化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从覆盖豪华电动越野的猛士、高端新能源的岚图,到专注主流市场的风神、奕派,东风搭建起完整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这种"全品类覆盖、多赛道并进"的战略,既延续了传统车企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把握,也展现出对新能源消费趋势的前瞻洞察。值得注意的是,东风并未盲目追求单一爆款,而是依托深厚制造经验,通过技术平台共享实现研发效率与品质把控的平衡。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正是"国家队"的核心优势。



技术硬实力支撑智能化突破

展台上,"马赫动力"混动系统、量子架构3.0平台、SOA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成果,展现出东风在核心三电、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持续投入。相较于新势力企业的"单点突破",东风更注重底层技术的系统性研发:从电池安全防护体系到车路云一体化平台,从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到自动驾驶全栈自研能力,这种"技术深水区"的攻坚能力,正是其"质量过硬"口碑的底层支撑。而人形机器人、智能座舱等创新应用,则证明传统车企正在突破固有思维,将智能化从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体验。



制造基因赋能品质跃升

作为年产销超300万辆的行业巨头,东风在制造端的积淀正转化为转型势能。其全球标杆工厂的数字化制造体系、超2000万公里严苛测试验证标准,为新能源产品提供了"军工级"品质背书。在用户愈发关注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制造端的硬实力正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正如展台上猛士917展现的越野安全技术,将传统硬派越野的耐久性标准与电动化创新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市场定位。



智能化服务重构用户连接

从"智慧之翼"沉浸式展台设计到AI数字员工服务,东风正在重塑用户服务生态。通过建立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链路数字化体系,传统车企开始突破"重制造轻运营"的惯性。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展台互动体验的创新,更反映在用户运营思维的升级——东风车主APP已实现服务场景100%在线化,用户需求响应效率提升40%,标志着"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型进入深水区。



在新能源赛道的下半场,市场竞争正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体系化能力较量。东风汽车展示出的,是一条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深度融合智能化的转型路径。这种"大象起舞"的转型虽需克服组织惯性等挑战,但其展现出的技术定力与体系化创新能力,正在为"国家队"开辟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当制造底蕴与创新基因产生化学反应,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故事或将翻开新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