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这块被"台独"思潮长期侵蚀的土地上,鲜有人敢公开表达对大陆的认同,更罕见有人敢升起五星红旗。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台湾商人,不仅在彰化县建立了毛主席纪念馆,还每天升起中国共产党党旗,公开宣扬统一思想。
他,就是魏明仁,一个在台湾政治光谱上极为特殊的存在。
这位1957年出生的台湾南投县人,如何从一个建筑公司老板变成了统派代表人物?
他的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和个人信念?他的"毛主席纪念馆"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呢?
"红色基因"的传承
魏明仁1957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祖籍福建漳州。他的父亲曾是1945年至1949年间台湾地下"读书会"的成员,这个组织曾被国民党定为"匪谍外围组织"。
正是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让魏明仁从小就接受了与台湾主流叙事截然不同的历史观。
所以,尽管魏明仁在中学时被强制加入国民党,但他在服兵役后立即将党员证等相关资料全部销毁,以表示与国民党的决裂。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台湾社会环境下无疑是非常冒险的。
有很多人认为,魏明仁的"红色倾向"是源于大陆的直接影响,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
据报道,魏明仁直到2015年才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参加了在陕西举办的"大道之行·寻根之旅"活动,这次访问更进一步坚定了他的统一信念。
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不是靠外部强加的,而是根植于血脉和文化传承中的自然认知。即使被割裂几十年,这种认同感依然能够薪火相传。
从商人到"红统"代表
如果没有碧云禅寺事件,魏明仁或许只是一个拥有特殊政治观点的普通商人。
然而,这场持续数年的产权纠纷,却将他推向了公众视野的中心,也成就了一段感人的爱国壮举。
2002年,位于彰化县二水乡的碧云禅寺需要扩建,但苦于资金不足。
作为精技营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魏明仁承接了这一工程,并承诺愿意借给寺方3000万新台币,合同约定前殿造价7000多万、后殿6000多万新台币。
然而,工程完工后,双方却对付款问题产生严重分歧。魏明仁声称已施作近1亿新台币的工程,要求寺方付清尾款。
寺方住持释怀宗则表示,在持续付款的情况下,建商却未开立发票,且多项工程未完成,企图赖掉近5000万新台币的工程款。
在多次协商无果后,魏明仁一怒之下将寺方告上了法庭,经过长达十年的法律拉锯战,2012年2月23日,法院最终判决将寺庙所有权移交给魏明仁。
拿到产权后,魏明仁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将其作为普通寺庙或商业设施使用,而是做出了一个让台独分子闻风丧胆的决定:将碧云禅寺改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社会主义民族思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核心就是设立毛主席纪念馆。
"毛主席纪念馆":台湾岛内的政治奇观
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后,加速推进"去中国化"政策,两岸关系急剧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魏明仁的行为不仅是对台当局"台独"路线的直接挑战,更是对两岸同胞的一次深刻教育——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不会因政权更替而改变。
在魏明仁的主导下,这个纪念馆布置得颇为用心:入口处悬挂着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字迹,内部陈列了毛主席各个时期的照片和事迹,以及红色革命时期的历史展物。
对于长期在"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的台湾民众而言,这里简直如同另一个世界。
在台湾,长期以来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充满了妖魔化和歪曲。魏明仁的纪念馆为台湾民众提供了认识真实历史的窗口,让他们有机会了解被台当局长期掩盖的历史真相。不少台湾民众正是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开始反思台当局灌输的"台独"思想,重新认识两岸关系。
除此之外,魏明仁还特意购买了两根16.66米高的旗杆,在基地内每天举行升旗仪式,同时升起五星红旗和中国共产党党旗。
2017年1月1日,当台湾各地举行元旦升旗典礼时,他选择在上午10点01分(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月1日)升起五星红旗和党旗,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公开表达对祖国统一的向往,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希望将该基地建设成"台湾的井冈山",等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日解放台湾收复国土"。
魏明仁的这种表态在台湾政治环境中无疑触怒了“台独分子”,他们将魏明仁视为"叛徒",多次上门骚扰和威胁他,但魏明仁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他不仅自己坚持爱国立场,还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台湾同胞加入他的队伍。
在民众前来参观时,魏明仁还亲自担任讲解员,向他们介绍毛泽东思想和革命历史,这在台湾社会中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官方反击与基地终结
魏明仁的行为很快引起了台湾当局的关注和不满。
彰化县长魏明谷多次呼吁警方注意该组织的活动情况,民进党籍彰化县议员许书维甚至在县议会提案,要求修改地方自治条例,禁止在彰化县内悬挂五星红旗,并在县议会门外焚烧五星红旗以示抗议。
这些举动充分暴露了"台独"势力的虚伪面目:他们一边高喊"民主自由",一边却无法容忍不同政治声音的存在。
2018年9月,台湾当局以"违章建筑"为借口,对魏明仁的"爱国教育基地"断水断电。
当公务人员前来执行时,魏明仁压抑许久的愤怒情绪终于爆发,最终,他因与公务员发生冲突而被逮捕,并因妨害公务罪和伤害罪被起诉。
同年9月26日,彰化县长下令强制拆除违章部分,仅保留1922年建成的原寺庙建筑,并启动将其登录为历史建筑的程序。
由于魏家未在限期前缴纳490万元拆除费,法院最终于2019年4月强制拍卖其产权,原碧云禅寺住持释怀宗以1612万元重新竞标回寺庙。
从表面上看,魏明仁的爱国行动以失败告终。
但从更深层次看,他的精神已经在台湾社会播下了一颗统一的种子。
即使纪念馆被拆除,那些参观过、被感动过的台湾同胞心中已经开始思考:"台独"势力究竟会把台湾带向何方?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为何要互相仇视?
魏明仁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得失显得微不足道。
他宁愿付出自由和财产的代价,也要为两岸统一发声,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相比之下,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鼓吹"台独"的政客们,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结语:
魏明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事实:无论"台独"势力如何拼命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永远无法割断。即使在台湾这样被"台独"思想长期侵蚀的地方,仍有像魏明仁这样的爱国者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统一。
从国家利益角度看,魏明仁的行为是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贡献。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不会因为任何政治势力的阻挠而改变。两岸终将统一,这是历史大势,民心所向。
今天,面对日益猖獗的"台独"分裂势力,我们更需要魏明仁这样的爱国者挺身而出,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祖国统一的大业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而像魏明仁这样的统派先锋,无疑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历史终将证明:两岸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逆潮流而动的行为都将被历史车轮碾压。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五星红旗必将在宝岛台湾的每一个角落飘扬,两岸同胞终将团聚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
参考资料:
- 王德保. 统派人物魏明仁及其政治活动研究[J]. 两岸关系研究, 2020(3): 56-72.
- 林正义. 台湾统派团体的发展与影响[M]. 台北: 政治大学出版社, 2021.
- 陈志明. 台湾红统势力调查报告[R].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