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政协主席杨留星带队调研城投集团文旅板块。
▲日照岚山渔港开海千帆竞发。
▲快递小哥在“小哥食堂”吃着热乎乎的饭菜。
海岱间有城,其名如朝阳初升,名曰日照。
在日照市莒州博物馆,出土于陵阳河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的大口尊上,“日月山”图像符号描绘的正是五千年前春分或秋分时,太阳从寺崮山上冉冉升起、照亮大地的景观。
“这一文物符号已选入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并被确定为原始文字,比甲骨文早1500余年。”日照市政协主席杨留星介绍,“图案象征着先民对太阳蕴含的光明与秩序的追求,正如我们通过‘阳光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
日照海岸,泥滩变金沙滩,28公里阳光海岸为日照文旅带来“泼天流量”;岚山渔港,政协委员“三上船”开展“阳光协商”,让政协智慧扮靓“智慧”渔港;莒县城内,快递小哥向阳奔跑,“小哥食堂”筑牢幸福港湾……
“向阳而‘商’,逐光而‘行’”,在日照,新时代的政协协商和传承千年特有的“阳光基因”脉气相融,相得益彰。“阳光孕育着公平、正义、温暖、普惠、持续等一系列美好,阳光是什么味道,我们协商就是什么味道。”杨留星说。
向阳而“聚”:凝心聚力的智慧之源
“对阳光崇拜是日照人民骨子里的基因。”学者、文史专家田文阁说,“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宋元祐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中国沿海50余座地级市,再没有一座城市像日照一样如此追崇阳光。
这座因阳光命名的城市,早已将阳光的密码编入每粒海砂,每个在涛声里苏醒的瞳孔,每个心中向阳的人。16年来,迎日祈福大典面朝黄海,风雨无阻。一句“向着太阳遇见你”,成为公认的文旅宣推佳作,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赶赴阳光海岸。各行各业的工作品牌,纷纷以“阳光+”的形式创建。2022年,当政协协商与阳光相遇后,人们从实践中看到了相互映照、追光而聚的协商民主新解读。
——“聚”,是太阳恒久的生命。
研究发现,协商能量的产生方式竟与太阳释放能量的方式高度一致。大量物质不断聚集,通过核聚变产生更大能量,爱因斯坦质能公式计算出,太阳能够持续发光发热、产生巨大能量。
——“聚”,是“阳光协商”的使命。
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之一。围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篇章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擦亮“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是摆在全省各级政协组织面前的共同任务。
——“聚”,是协商文化的命脉。
4月下旬,伴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日照进入一年中最有活力的时节。
漫步日照市阳光海岸,28公里的绿道如一条蜿蜒的绿色丝带,将沿岸山海、松林、村居、湿地“串珠成链”。游客们惬意地在各个网红景点打卡、嬉戏,享受海岸线的舒适。
“原来的海岸线是破破烂烂的渔村,拍不出好看的照片,现在用手机一拍就是大片,变化大得让人惊叹。”摄影爱好者小孙感叹于沙滩的变化。
日照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秦绪江介绍,这处海域以前是典型的郊野岸线,散落着很多传统渔村。2016年,日照启动海洋生态整治修复行动,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渔业离岸养殖,发展“海洋牧场”,腾退空间发展文旅。同时,海岸线生态修复也在紧锣密鼓展开。短短几年间,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全线贯通,实现了从烂泥滩到沙滩浴场再发展为大型综合性海滨旅游风景区的“蝶变”。
景区的满眼苍翠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如何规范管理阳光海岸景区,成为日照市政协助力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3年,日照市委明确由市政协主席杨留星负责牵头全市文旅工作,并专门负责“阳光海岸景区高品质联动发展攻坚任务”。接到任务后,市政协第一时间成立“文旅工作专班”和“阳光海岸景区高品质联动发展攻坚专班”,联合区县政协共同促进“山海联动”,以政协之力助推全市文旅工作再突破。
“第一个‘攻坚拔寨’任务,是对山海天段大沙洼林场等阳光海岸管理运营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日照市政协研究室主任范建刚回忆。
为摸透实情,工作专班遍访主管部门、运营国企和涉及改革人员,进行了六轮沟通协调,整整37个日日夜夜,最终经过十易其稿,形成的改革方案达到了理想效果。
为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专班又围绕资产、评估、审计进行了30天的沟通协调,在谈判陷入僵局最艰难的时刻,专班直接“进驻”了改革单位,一头一头地谈,一事一事地议,一遍一遍地过,最终当2024年农历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专班完成了改革任务,全体涉改单位平稳有序。
如今的日照,大海蓝、沙滩金、松林绿和错落起伏的城市天际线相生相融。碧海蓝天如何进一步造福于民?
去年5月31日,日照市政协就“打造人气集聚高地 促进文旅消费升级”开展专题协商议政。会上,7位委员和文旅专家作口头发言、20余位委员提交大会发言材料,市直有关部门与委员和界别群众围绕文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互动交流。
“旅游体验好,交通便捷很关键,要‘让路于客、让海于客、让景于客’”“吃住玩一条龙,可以评选12道日照特色美食,让游客带着期待来,带着回味走,走了还想来”……一次次沟通协调、一场场协商统筹,促成“好客日照十二条”措施敲定发布,成为日照文旅发展的好口碑、金名片。
2024年,围绕“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阳光海岸景区高品质联动”,日照市政协深入一线调研36次,组织调度推进会12次,推动完成阳光海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助力打造“向着太阳遇见你”主题IP、海龙湾景区开放运营、“世帆赛基地——张家台”海上航线等新业态、新项目……靠着阳光下的聚识聚力,持续擦亮了“阳光海岸 活力日照”品牌。
向阳而“商”:坦诚公正的协商之本
阳光代表着坦诚与公正,阳光之下无暗影。在我国古代的诸多会盟、谈判时,双方往往会选择在开阔、阳光充足之地进行,以确保洽谈过程的透明与公正,避免欺诈与隐瞒。
日照市政协的“向阳而商”,汲取了这一精髓。所有议题都摆在阳光下,各方代表如同在明亮的市集里,毫无遮掩地表达自身诉求与观点。
2022年,日照市岚山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围绕渔民关心、关注、关切的各类事务开展“三上船”协商。“一上船看问题,二上船送对策,三上船问成效,在阳光的见证下确保每次协商有头有尾有回声。”
背靠海州湾渔场,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造就了岚山区长期以来耕海牧渔的生产方式。全区有30多个渔业村,涉渔人口达5万多人,各类渔船近2000艘,渔船管理难度大、任务重、分歧多。
岚山头街道渔民宗玉强出海十几年,最近几年感受到的变化最大。“以前开海季报备渔船出海,信息登记、出海报备、渔船查验等‘规定动作’全靠人工完成,手续每次返港再出海都要履行一遍,费时又跑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聚焦渔民们的问题,围绕“人、港、船”管理相关问题,委员们集思广益,多次展开充分协商,建议渔船管理引入智慧平台,并给出具体方向。
经过委员们的建言努力,平台有效建成启用后,渔船管理、淡水补给等日常事务都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完成,渔民出海前跟系统“点个卯”成为“必修课”。
“向着阳光的协商,亮堂。如今,我们只要走进新建的渔港检查站,在智慧管理系统前刷一下脸,一应信息全部自动登记。”宗玉强高兴地说。
趁热打铁,岚山区政协在渔港码头打造了西潘渔港、岚山渔港2处“渔港协商”议事室,围绕渔民关心、关注、关切的各类事务开展“阳光协商”,逐渐完善“看问题、送对策、问成效”的闭环协商程序。
能持续带来温暖的协商,才叫“阳光协商”。2024年5月至8月,岚山区政协还多次围绕“推动海水贝类种业提升,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多次到岚山西潘渔港、岚山一级渔港、贝类加工产业园项目等地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议。会后形成专题协商报告,梳理了“优化养殖空间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等7条意见建议。
2025年,在前期系统模块功能基础上,岚山区继续深化对“智慧渔港一体化平台”的升级,既提高了渔民生产效率,又最大程度地为海上安全提供了“智慧”保障,平台也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应用场景。
“在岚山,渔民是个大群体,一点一滴事关渔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政协委员们从细节着眼,从小处入手,加起来就是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力量。”岚山区政协主席周绪龙表示。
以物质的相聚引发能量的相聚,日照市政协将特有的“阳光基因”与新时代政协协商深度融合,近3年来倾力凝聚推动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最广泛的智慧与力量,相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不同方面,开展了117次协商活动,《关于“推动数实融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案》等大量协商成果,生动展现在日照阳光下的奋进图景之中。
向阳而“行”:希望活力的发展之魂
从古至今,阳光一直是生机与希望的代名词。万物成长离不开阳光的滋养,人们也常以阳光充足、万物竞发的景象寓意美好未来。
“阳光协商”,向阳而“行”。在协商成果的推动下,城市与社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协商解决民生难题,让每一个群体都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在政策阳光的润泽下,获得更好的服务,提升生活品质,对未来充满希望。
4月22日下午,忙碌一天的00后外卖小哥小崔来到位于日照莒县同心社区的“小哥食堂”吃饭。“到这儿就是家的感觉,有了这个食堂,随时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暖心的“小哥食堂”怎么来的?原来,这是莒县政协打造的同心社区阳光协商议事室,联系界别群众“商量”出的民生实事。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在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商量”出的小哥食堂正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山东实践。
“‘小哥食堂’是同心社区阳光协商议事室成立以来协商办成的第一件民生实事。”莒县政协副主席张传金介绍,去年一次协商会上,有委员提出外卖、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非常辛苦,能否给外卖员、快递员们提供个吃饭、休息、手机充电的地方。经调研,莒县同心社区刚成立的长者食堂具备条件,委员们一致认为可利用现有条件同时开办“小哥食堂”。
议题得到支持后,委员们紧锣密鼓开始调研。“我们分头对县城内的快递、外卖企业进行了调研。当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莒县政协委员、同心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崇峰说,“此前他们自己都觉得外卖、快递小哥属于被忽视的群体。”
“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他们被‘看见’。”莒县政协副秘书长朱庆波回忆工作进程,4天后,委员们调研完毕,紧接着召开了一次协商座谈会。协商会上,大家一拍即合。2024年4月14日,“小哥食堂”正式成立,从确定议题到促成开业,仅10天时间。如今,食堂已累计服务数千人。
阳光普照,民生常暖。“小哥食堂”只是同心社区阳光协商议事室通过“商量”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隅。它的运行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好商量要有好平台,多商量要有好机制。像同心社区这样的阳光协商议事室,莒县一共有32个,分布在各个街道、乡镇、社区等,充分激发了委员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大雁南飞时,总有一只头雁率先破开寒风,当它振翅时,气流在羽翼间形成上升涡旋,为后续雁群节省三分气力。自然界的智慧启示我们,“阳光协商”需要的不只是程序正义,更需要如头雁般温暖向阳的引领者。让民生常暖,“阳光协商”也有一群温暖向阳的人作领头雁。
在日照东夷小镇南街的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十几名在校大学生正聆听日照市政协委员、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刘军华讲解。鲜活的历史、生动的讲解,感染着在场的大学生。
场馆内光抗战文物就达2万多件,馆内的一点一滴,都凝聚着刘军华的心血。致力传承民族记忆和红色文化,他几年来先后斥资千万元打造红色纪念馆,并免费对外开放。
东夷小镇里,美食店铺栉次鳞比。悬挂着“包藏乾坤”匾额的汤包铺,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品尝,不少游客举起手机拍摄着匾额,以及店铺内的书法作品。随处可见的名家题匾淹没在烟火气中,平添了旅游小镇“诗与远方”的氛围感。招牌都来自日照市政协委员、日照六一书院院长蒋春民及一众书画家的免费赠予。他们聚力打造了“初光艺心·界别同心汇”,举办了《苏轼与日照》读书交流、“送文化进海港 服务为民”等聚识活动,为阳光文化赋能文艺种子,实现文化惠民与精神共富的双重目标。
承续阳光普照味道,政协委员们在各自战线上不断播撒温暖故事,这正是“阳光协商”理念在社会治理中全方位渗透的生动体现。
阳光有味道,协商见真章。从陵阳河遗址的太阳图腾,到现代“阳光协商”体系,从岚山的“智慧渔港”,到莒县的“小哥食堂”,日照用实证诠释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感官共鸣与情感共振。向着太阳遇见你,当清晨阳光掠过全市政协的100余处协商平台,照亮的不仅是这座海滨城市,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这里,五千年的阳光始终温暖如初,永远照亮前路。
(联合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