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世事如棋,风水轮流转。今朝你笑我太疯癫,来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今年上海国际车展,便上演了一场这样精彩的大戏。

这届车展,谁火了?不是奔驰宝马,也不是丰田大众,而是咱们一众中国品牌,浩浩荡荡、热热闹闹,像过年一样,把展馆塞得满满当当。

长城、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理想、极氪、腾势、阿维塔……一个个排着队上场。

原本霸气外露的外国品牌呢?这回纷纷低调成了“围观群众”,伸长了脖子,眯着眼睛,认真围观着咱们的新能源汽车,嘴里还不时冒出一句:“Wow……amazing!”

要知道,曾经他们才是展会的C位,咱们挤在角落抬头仰望。

有个细节特别好笑:外国车企的高管们一个个提着小本子,探头探脑、咔咔拍照,跟学生抄笔记似的。

吉利的银河,直接把智能座舱玩成了飞机驾驶舱,非常酷;小鹏的新一代辅助驾驶,已经在城市路况开得飞起;比亚迪拿出了云辇系统,悬挂系统智能调节,过个减速带都像漂在云上。

有人开玩笑说,外国友人们这次来车展,怕不是来取经的吧?

说句实话,看到这种场面,真是忍不住心里一热。这哪是简单的“汽车展览”,这分明是咱们科技实力的集中巡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次,轮到我们做主角了!



外国媒体报道说,这次上海车展,明显能感到“中外汽车力量的此消彼长”。其实不止他们看到了,我们自己也感受到了。

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咱们的汽车产业是什么水平?
大街上能见到的国产车,屈指可数,质量参差不齐,外形也是“傻大黑粗”。那会儿要是能开上个合资车,简直是走路都能带风。“合资车”这三个字,比名牌包包还显气派。

当年,中国汽车市场是块香饽饽,外国车企一窝蜂地涌进来。合资品牌一张嘴,就是“先进技术、世界标准”;而我们,连个像样的发动机都造不出来,只能仰人鼻息。

那时候的我们,就像是刚学步的孩子,磕磕碰碰地模仿,跌跌撞撞地追赶。

可是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慢慢来。咬着牙,熬着劲,硬是把造车这门活,从头到尾啃了下来。

电动车?来吧!智能座舱?学!自动驾驶?卷!

现在呢?

自己造的车,既有颜值又有科技感,智能配置吊打一众外国品牌,价格还厚道得让人感动。

不是我们太骄傲,实在是走到今天,走得太不容易。

从学习到追赶,从追赶到并驾齐驱,如今,很多领域,咱们已经开始反超。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方向,早已经不是“跟着别人跑”,而是“自己带头跑”。

这是属于中国的黄金年代!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

“只是造车厉害,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当然不是!

看看华为,看看星舰,看看天宫空间站,看看C919大飞机……放眼各行各业,中国制造正在一点点,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从科技,到基建;从新能源,到高端制造;从5G到AI。

每一个领域,都在悄悄发力,厚积薄发。正如那句老话说的: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一场上海车展,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它,我们看见了中国速度,也看见了中国力量。

谁能想到,曾经那个“汽车沙漠”的中国,如今成了世界汽车的新绿洲?今天我们可以在车展上挺起胸膛,明天我们也能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自信。

就像那句听上去很土却很有劲儿的话:“世界那么大,咱们中国人,要去闯一闯!”

未来属于谁?属于每一个还在努力奔跑、坚持梦想的我们。

别着急,慢慢来。中国的路,还很长,很亮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