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王荣 2025-04-27 11:11:45

2024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紧密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为赋能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在精准施策上着力 强化知识产权政策供给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市委主要领导明确要求“知识产权保护是营商环境的基础保障,要以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抓手,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加快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青岛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纳入市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区(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青岛市专利保护规定》《青岛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办法》作为修法调研项目分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各区市及市知识产权工作相关单位聚焦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青岛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2024年重点工作目标》。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印发《青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联合市财政局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助纳入市政府《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联合市财政局、青岛金融监管局印发《知识产权保护综合保险扶持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青岛市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评议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在量质突破上用力 助推知识产权创新创造

专利数量持续增长。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4万件,同比增长14.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1.5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94件,均居全省第一。专利创新数值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在科技集群创新强度榜单位居全国第二。15个项目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一。全年处理非正常专利申请7253件,撤回率超85%。商标注册实现新突破。2024年,全市商标申请7.9万件,商标注册5.5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54.4万件,居全省第一。地标培育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9个。2024年胶州大白菜入选“好品山东”地理标志产品,胶州大白菜、宝山苹果、宝山蓝莓入选山东省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案例。版权登记大幅提升。2024年,全市版权作品登记11万件,较2023年增长37.5%。出版图书5577种(次),6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两个选题入选中宣部重点出版物选题。涉农知产成果丰硕。2024年,11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104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获登记,发布农业主推技术(模式)36项。创新工企影响深远。组织立项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2161项。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9家、工业设计中心10家。“国信1号”“深海一号”“海葵一号”超大型热等静压装备等一批“大国重器”从青岛走向全国。创新平台成效显著。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合作,建设青岛研究院。与浪潮集团合作,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中国气象局合作,打造国家级海洋气象科创平台。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探索“离岸孵化器+本地加速器”新模式。全市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149家,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评优秀,占全省1/3。

在产业赋能上发力 加速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盘点入库24所高校院所2.2万件存量专利,备案新增专利密集型产品482项,获认定51项,产品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54.6%;推动高校发布许可354项,推广高价值专利800余件;遴选发布青岛市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组织优势示范企业参与高校院所专利项目路演,发放知识产权激励资金2000余万元;9项专利导航项目被评为省级专利导航项目;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290家,居全省第一。市委宣传部放大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优势,联合出品、摄制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南来北往》《父辈的荣耀》3部作品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AI阅读融合出版平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优质平台。市科技局布局百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链接山东科技大市场,启用海洋科技大市场;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1项,推动建设省成果转化联合体、产业化基地、中试示范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累计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50余项,遴选发布青岛市创新产品900余项;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推出时速450公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全市农业系统科技成果展,展出科技成果96项。青岛自贸片区联合济烟片区成立“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印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知识产权和标准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供需清单》,项目市场价值总和超亿元,部分单个项目市场价值达2000万元。

在全面保护上加力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

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联合批复青岛市为首批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青岛市、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西海岸新区是我省唯一区级试点单位。市委宣传部开展“剑网2024”专项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8起;开展软件正版化核查,计算机综合正版率为93%,居全省第一;我市版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版权局第一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市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种业执法监管年等系列执法行动,查办农业领域违法案件129起。青岛海关开展“龙腾2024”专项行动,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扣留措施1628批次,扣留侵权嫌疑货物51.16万件;查办的知识产权案件连续19年入选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市烟草专卖局共查办涉烟违法案件1276起,破获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网络案件12起。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印发《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绿色低碳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铁拳”行动等专项行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608件;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市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449件,审结6278件,多起案件入选省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审结全国首起涉游戏软件编辑器侵害著作权纠纷案;在全省率先打造的“知识产权跨网域异步质证系统”被最高法院推广。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39件,多起案件入选最高检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全省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典型案例。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昆仑 2024”专项行动,成功侦破全省首例假冒服务商标案件,获公安部贺电表扬。青岛仲裁委员会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6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4件,涉案标的额1220余万元,调解和解率44%,审限内结案率76%。

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6个巡回审判工作室,赴潍坊、烟台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与市科技局签署《依法促进科技创新协作框架协议》,推进科技创新支撑服务“智慧法治”。市检察院指导基层院会同司法、行政部门统一证据标准,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青岛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西海岸新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签署《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合作协议》。青岛海关构建黄河流域海关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与公安机关合作建立侵权案件线索快速通报和立案信息反馈机制。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框架协议》,与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潍坊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党建引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业务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在高效服务上助力 做优知识产权服务效果

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商标业务16余万件,服务108家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41780万元;印发青岛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手册》,完成10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指导;与市贸易发展中心等单位发起成立“青岛市跨境出海服务联盟”。开展“助企攀登”审查员齐鲁行活动;对50余家企业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一对一体检和专利保护分析服务;西海岸新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帮助177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108件外观专利获得授权。市委宣传部组织20余家版权示范企业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交易额超过430万元。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应用,完成约2000件证据的扫描建模。市检察院设立知产保护工作站,指导各基层院因地制宜开展“知产导航”“地标保护”等6个专项活动,打造“智知上合”“知检维新”等8个知产服务品牌。市科技局通过“硕果金”支持持股孵化,投资6个项目、金额3800万元,带动外部资本超过8亿元;打造“青科贷”“青科保”“青科担”等新产品,帮助企业获融资超过800亿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荐4家产业链链主企业的35项专利申报工信部重点领域专利优先审查,遴选43家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青岛仲裁办积极开展仲裁与产权交易调解机制融合,走访知识产权聚集园区企业和高校,宣讲仲裁法律制度。青岛自贸片区生效全国首单专利密集型产品保险,为企业创新成果的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青岛海关共针对301批次的出口货物实施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货值600余万元;率先在闲置品二手奢侈品出口领域应用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模式。

在基础培植上倾力 做强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推进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举办“青岛市深化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培训班”;开展“知才兴鲁”知识产权精准服务高端创新人才行动,服务高端创新人才团队6个,建立知识产权服务站点7个;组织知识产权公益培训37场,培训1400余人次。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知产审判队伍建设,组织青岛市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人员进行党建及业务融合学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动10项产品入选年度“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名单,24个青岛品牌入选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推荐200余项产品进入好品山东宣推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向全市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经济专业、律师等系列职称评审工作,13人取得知识产权领域相关职称。青岛仲裁办增聘知识产权专业仲裁员7名、知识产权专业调解员9名。青岛自贸片区打造“知育自贸”公益服务品牌,批次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专员。

深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成功举办“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知识产权政策闭门会”。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市委宣传部主办2024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出版产业大会、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版权贸易成果展,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出版产业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发布“知识产权宣传月开庭公告”,精选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件公开开庭审理;开展“青知讲堂”“青知学堂”系列活动,与市民营经济局共同开展《青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专题宣讲。市检察院召开“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市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1-2023)》和典型案例。市科技局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10家单位获总决赛优胜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AI驱动 品智未来”年度主题,举办2024年青岛品牌日和“工赋青岛”系列活动;“青岛品牌日”微博话题浏览量超过1.1亿人次。青岛海关撰写的《风云激荡三十年——写在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确立30周年之际》在《国门时报》头版头条发表。

2025年,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将继续积极作为、创新突破,大力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新路径,系统谋划推进青岛市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制度完善、创新活跃、运用高效、保护严格、服务便捷、合作有力、环境宜商的知识产权强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篇章贡献知识产权力量。文/解宁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