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省科协指导,南京市浦口区科技局、区科协、区规划资源分局、区气象局、江浦街道、区青少年宫、区图书馆、华昌龙之谷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主办,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浦口区雨山小学承办的自然科普进校园——浦口区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正式举行。浦口区雨山小学10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活动。

此次活动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特别邀请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李大命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长江大保护与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主题科普讲座。李博士详细介绍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引导学生们关注并理解长江大保护的意义,培养保护长江母亲河、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



生物课堂互动教学现场,学生们不仅可以亲眼目睹昆虫的形态特征,还能亲手感受它们的体表纹理、足上的倒钩等细节。在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科普讲解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大排长龙,与黄金蟒等小动物进行了亲密互动。



在校园的另一角,岩溶王国——喀斯特地貌探究科普互动教学正在进行中。来自华昌龙之谷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科普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地带特性、分布位置等知识,倡导同学们要珍爱地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科普大篷车、气象科普车、区图书馆流动服务车等,以及校园自然科普巡展,为学生们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



融合了前沿AI技术与工业科技的机器狗,一登场便吸引了众多学生围观。它不仅能完成翻滚、跳跃、避障等高难度动作,还能与师生互动,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与掌声。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浦口区实施“沃土星芽”计划、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该计划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兴趣特点等,按照“兴趣激发—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创新实践”的递增式培养路径,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和课堂课后时间,进阶式开展科技科普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逐步构建全域、全时、全员的科学教育体系。未来,浦口区还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深深根植于青少年的心中。

通讯员江艳

图为活动现场

受访者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