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类毕业生尤其是高学历名牌院校硕博毕业生从教是近些年政策倾斜、就业形势严峻、高薪诚聘、就业城市化倾向、办学名牌效应等等综合因素导致的普遍现象。无专业限制地诚聘名牌院校硕博生当教师以装点学校门面的现象已经有了扩大和扩散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加入了教师队伍。

虽然之前国家层面有相关规定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于基础教育,但这里所说的更应该指的是吸引高学历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于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而不是吸引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高材生。非师范类毕业生从教由于缺乏系统专业技能支撑所导致的诸多显性和隐性弊端已逐渐显现,也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从近些年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高薪诚聘名牌院校非师范类硕博生进校从教的后续结果来看,装点学校门面以提高学校的教师学历档次以及扩大学校在招生方面的影响力应该成了唯一能够持续的显性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名牌院校非师范类硕博生任教成效不明显以及有些硕博生的离职或辞职带给学校的负面影响更大。

在现行唯分数论招考体系下,亮眼夺目的中高考成绩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决定学校生存的关键指标,因而高薪诚聘或招聘名牌院校非师范类毕业生是有很大风险的,对学校未来的潜在发展有着很不确定的潜在影响,从长远来看,学校是不敢冒这个险的,招聘名牌师范院校毕业生已成共识。

另外,再加上《教师法(修订草案)》对获取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本科或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这样的学历和学位规定让很多与师范专业不相关的非师范本科生或专科生失去了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资格。

之前看到有位网友发布的与此相关的信息(如上图所示),说985、211院校毕业生准备报考家乡的中小学教师编,被县教育局以大学所学专业不对称而拒绝接受报名参考。虽然这位网友对此表示很不理解,也想不通,但强调教师招聘的专业对口已是近几年各地的普遍做法。支持教育局这种做法!切实维护教师队伍师范性,招聘坚持专业对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