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就近期国际上一件引人关注的事件与大家交流一些看法。4月21日,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去世的消息传来,在国内引发了广泛反响。许多群众自发地在新闻评论区留言,称赞他"爱护穷人"“维护弱势群体权利”“生活简朴”“惩处教会内性侵儿童的神父”“与前任教皇不同”“积极改善与中国关系”“理解年轻人”"反对以色列暴行"等等。这些评价充分展现了群众朴素的道德情感。
方济各这个人呢,是解放神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受了共产主义的影响最深的那一代人。他个人可以说是没什么污点的,而且履历想当干净,居然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基因,这也源于他的青年时期都在扛枪干革命。所以,在很多西方媒体的语境下将其称为“红色教宗”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但是,作为马列毛主义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地位,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而必须从影响结果出发进行分析。方济各的品德再好,反而消解了革命的意义。这和他当年在南美打游击,试图解放全世界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他的晚年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去世之前都在竭力消除这种影响,所以你在他的晚年可以看见很多匪夷所思的行为,和老人家的保守一点都扯不上边,比年轻人还要激进。
宗教这种东西通过安抚西方群众情绪,防止因剥削压迫导致的极端行为,客观上延长了剥削和压迫。它宣扬的普世博爱、阶级调和思想,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要求根本对立。
而他做的很多好事,安慰深受剥削压迫的劳动群众的痛苦,会发发人道主义的救济与呼吁,然后做做神学功课,更加加深了群众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后的教皇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群众就说,早点换人吧,说不定下一任是第二个方济各。那该多好啊!
但是那样,就跟封建时期的包青天、海瑞一样。他们本身代表的维持封建 社会稳定的结果,结果在死后被扭曲成了维持封建社会稳定的工具。给了封建时期的民众不切实际的幻想:你看,说不定下一个海瑞或者包青天就来了呢!我们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最近成都太古里,黄金劳斯莱斯街拍引热议,激进的网友 发表“豪言”说等将来“活动返场”不会放过他们。结果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其原理,就是因为方济各,我应该称其为“方济各效应”。方济各是最聪明的人了,他在每个时间段都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当他青年时期,剥削压迫水深火热,你死我活,于是他拿起枪干起了革命,而当他成长为中年,斗争如火如荼,既得利益者们遭受了巨大的失败,于是换了一种斗争方式。把自由平等博爱那一套拿起来,用缓和的、温和的方式进行阶级和解,这个手段的实行过程几乎是无解的,也造就了世界革命的低潮。
方看到了这点,于是有意无意的命运推动下,他也选择了一条温和而改良的路线,当了一个著名的宗教和解人。 那么,在一生中,到底青年时期的是真正的他,还是晚年时期是真正的他呢?他中年到晚年,都没有背弃革命的纯洁行为,那么他到底信仰什么呢?他知道不知道自己变成了有害的神像,和著名安慰剂麻醉药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越南。越南就借鉴了这点,把胡志明的雕像修得高高的,根本就够不着,不远处就是红灯区。胡爷爷生平最保护越南姑娘的,最不希望越南姑娘被欺负、被物质化的,结果很多人还以为胡爷爷保佑她们生意更好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邪不压正》里面的片段,我怀疑姜文就是参考了越南的故事,否则你看怎么这么像呢!越南真的是太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