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喜暖怕寒,秋冬季节停口早,春季开口晚。别看不进食的时间远比其他鱼类长,但是是常见鱼类中生长最迅速的,原因就在于鲢鳙独特的进食特点,喝水都是在觅食。鲢鳙是滤食性鱼类,跟其他鱼类啃食、吸食、吞食食物完全不同,鲢鳙是过滤水中的藻类获得食物的,虽然食物非常细微,但是数量极为庞大,这是鲢鳙生长迅速的根本原因。鲢鳙独特的进食特点,也导致了鲢鳙的垂钓方法跟其他鱼类全都不同。
一、天时地利
鲢鳙不是什么时候都开口的,但是只要开口之后,是最不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的一种鱼类。比如很多鱼类天气不当时不开口,这种现象对于鲢鳙来说并不是那么明显,这就导致鲢鳙成为晚春到晚秋之间,只要不是狂风暴雨都可能钓到的鱼类。从季节的角度来说,晚春鲢鳙就比较好钓了,好像是水温升高造成的结果,其实是水温升高之后藻类变多造成的结果,没错就是食物。钓鲢鳙基本都是钓浮为主,很少有钓底的时候,所以天气的选择就非常简单了,风不大就可以出门,风大还是老老实实守钓底层鱼类的好。
鲢鳙的进食喜好,也会影响到鲢鳙位置的变化。鲢鳙是非常典型的中上层鱼类,过滤水中的藻类获得食物,什么地方有藻类?水中到处都有,尤其是在更暖和的中上层。这也导致鲢鳙好像没有所谓的鱼道,因为鲢鳙的觅食不需要贴近水底,更不需要靠边。钓鲢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深浅和远近,地形并不重要。大鲢鳙是不会靠边的,更不会到浅水,所以找个深而且离岸距离远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果有风,最好是找个避风的位置。
二、钓法要点
钓鲢鳙都是钓浮,原因其实很简单。晚春的水温并不高,上层藻类更加丰富,所以鲢鳙基本都是在上层活动,这是逐温、逐食的结果。那为何气温酷热的盛夏时,还是钓浮呢?这是因为鲢鳙对溶氧有非常高的要求,水温高时深水层会缺氧,浅水层跟空气接触更多,溶氧会更丰富一些。所以说鲢鳙是喜欢高溶氧,并且非常耐热的一种鱼类,高温季节在浅水层活动,这是逐氧、逐食的结果。晚春阶段也是花粉数量较多的时候,这都是鲢鳙的主要食物,所以一些不受到刮风影响的湾子花粉、漂浮物较多,成为钓鲢鳙的首选地形。
钓鲢鳙的原理其实大同小异,虽然有手竿、抛竿之分。鲢鳙不是咬钩的时候被钓到了,因为鲢鳙的觅食是过滤水中的藻类,鲢鳙是在过滤水中藻类的时候把鱼钩误入口中才被钓到了。所以说钓鲢鳙的精髓就在于,怎么让鱼钩被鲢鳙喝入口中。首先需要雾化的饵料,悬浮微颗粒才是鲢鳙的最爱,味道一定要浓郁,鲢鳙有非常发达的嗅觉。如果玩手竿,就需要子线的选用了。子线太粗会非常硬,自然会影响鱼钩被鲢鳙吸入口中。鱼钩太重也不行,但是也不能小。所以如果鲢鳙体型比较大,处于鱼钩好入口和强度的需求,最好使用PE线。钩间距一定要大,只在上钩挂饵料,饵料雾化下沉到下钩所在的水层,鲢鳙在这个水层过滤食物的时候就会把鱼钩喝进去。
水怪钓法、弹簧饵托等等钓法,其实都是这个原理,诱饵不是挂在鱼钩上的,而是在鱼钩水层的上层。懂得了这个原理,鲢鳙这种鲨鱼很容易被清塘。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