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交响乐队的创构和建设,是衡量这座城市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贵阳交响乐团通过不同形式的载体来扩大交响乐艺术的受众范围,为贵阳培养出更多音乐的爱好者,持续擦亮贵阳“爱乐之城”城市名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贵阳大剧院,叶树涵指挥与贵阳交响乐团合作,呈现了一曲交响乐版的“恋爱ing”,不仅得到了现场乐迷的喜爱,更是以短视频的形式火爆互联网。
在花溪公园黄金大道,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卞祖善亲临现场与贵阳交响乐团的优秀青年演奏家们共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高雅艺术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演出,将黄金大道变成一个巨大的露天音乐厅。
市民 龙兆宸:我觉得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听到这些音乐的时候,现场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震撼的。
游客 徐宝发:我从桂林赶到贵阳来,在这聆听贵阳交响乐团演奏的精彩节目,特别开心,说明我们贵阳文化发展了,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贵阳,是一座血脉里流淌着音乐符号的城市。在这里,高雅艺术不再曲高和寡,而是走进每一位普通百姓的生活。2009年,以国内首创“政府支持、企业出资”新机制而创建的中国首个民营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成立。乐团在不断的探索中打磨“贵交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结合来扩大交响乐艺术的受众范围,让贵阳成为名副其实的“爱乐之城”。
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张国勇:贵阳的老百姓除了看重生活质量之外,其实他们蛮注重精神上的需求。所以交响乐恰逢其时,在这个城市能够落地生根。每一次我们从全世界、全国请来的这些客席音乐家们,都对贵阳的听众赞不绝口,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城市现象。
从创建至今,贵阳交响乐团多次进行国内国际招募,签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国际优秀音乐家,实现与高水平乐团接轨。并多次参与国内外大型演出,除在全国多个大中城市留下了乐团足迹外,更是已踏足香港,乃至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贵阳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 Pelka Jiri:说实话我爱上了这座城市,我觉得在这座城市的艺术魅力也丰富了旅游,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给我们营造了做音乐的美好氛围。我捷克的朋友很多也来中国旅游,贵阳无疑是目的地之一。
贵阳交响乐团首席 张金茹:因为贵阳交响乐团氛围很愉快,当时第一考虑的就是可以来贵阳交响乐团试试看,也会演一些大家都很喜欢的曲目,可以吸引更多的听众来听我们的乐团。
推出音乐季是一个乐团职业化的重要标志,贵阳交响乐团引入与国际接轨的交响乐团“音乐季”演出运作模式,前后邀请过百余位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登上贵阳大剧院舞台。目前,已经进入第十六个音乐季的演出阶段,同时,还打造了丰富的演出形式与音乐主题板块。
贵阳交响乐团业务副团长 曹飞:我们会推出很多新的一些板块的音乐会,小型乐团可以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不同的单位去宣传我们的古典音乐文化,我们也在创作更适合年轻听众的音乐,把古典音乐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去结合。
贵阳交响乐团承担着为听众提供优质音乐演出的责任,也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为这座城市启智润心的使命。这支年轻、富有生命力的乐团,已为听众献上了累计千余场高品质音乐会,吸引数万名乐迷走进音乐厅。从“填补地方空白”到“跻身国内一流”,贵阳交响乐团让贵阳这座“爱乐之城”在新时代进一步散发出别样的音乐魅力。
记者/韩珊 黄於勤
编辑/柴梓 责编/谢茜 审核/周云波 终审/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