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有流沙,稍不留神就从指尖流逝,转眼时间就来到5月份了,距离传统佳节端午节也只有月余了。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端午节必须要有的仪式感就是包粽子了。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我寄居在外公外婆家,每年农历5月开始,外公外婆都会提前准备好包粽子的粽叶,端午节那天开始煮粽子、吃粽子。
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分享4种可以用来包粽子的“粽叶”,如果你家还有包粽子的习惯,那么你一定要了解一下。这些“粽叶”最适合包粽子,煮出来的粽子,软糯清香,特别是第一种,一定要囤一下,太受欢迎了,很容易缺货。
第一、箬竹叶
箬(ruo)竹,原产于中国,它是我国包粽子最多的一种粽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地区。这种植物长得和竹子很像,同属于禾本科植物。不同的是箬竹的叶子很大,而且柔韧性非常的好,用来包粽子不仅不漏米,煮出来的粽子而且有淡淡的竹香味道。每年端午节箬竹叶因为太受欢迎,甚至一度缺货,所以如果我们端午节打算包粽子,一定要提前囤货。
其实用箬竹叶包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代就开始用它来包粽子了。唐代诗人韩愈在诗中写到:“青箬裹盐归峒客,绿叶包饭趁虚人”,其中青箬说的就是箬竹叶。到了现如今,我们老家湖南邵阳、娄底一带,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栽培箬竹叶,端午节的时候再也不需要去市场上买粽叶了。
第二、芦苇叶
如果说箬竹叶是南方人包粽子的王者,那么芦苇叶一定是北方人的首选。芦苇同样是禾本科的植物,和竹子、箬竹叶都是亲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你像北京白洋淀的芦苇就很出名。芦苇叶的叶子细长,宽度不如箬竹叶,但是它的韧性同样很好,煮出来的粽子,也有一股独特的清香。
第三、荷叶
荷叶,即莲的叶子,这种植物的叶子巨大,有人一顶帽子。在江南水乡以及岭南地区有用荷叶包粽子的习俗。荷叶是个好东西,它自带独特的芳香,用它包粽子香甜可口。不过荷叶韧性不好,容易破裂,而且包的粽子很大,有吃不完难熟等缺点。
第四、秆箨(tuo)
秆箨,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在我的老家湖南邵阳、娄底一带,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都是用它来包粽子的。所谓秆箨其实就是竹子的变态叶,我们称它为笋壳。挖过春笋的都知道,竹笋在生长的过程中,外面会有一层“豹纹”一样的笋壳,它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竹笋在生长的过程中免遭伤害。
而当它长大之后,这个笋壳就会自动脱落。在过去老百姓就会将它收集起来,晒干储存备用。端午节前几天的时候,在拿出来泡软,用来包粽子。这种粽叶包出来的粽子同样具有竹子的清香,特别的好吃。不过秆箨和荷叶一样,因为“体型巨大”,包出来的粽子,小孩子通常都吃不完。
而且因为笋壳太厚,一般粽子要煮很长一段时间,不像箬竹叶,大小适中,蒸煮适宜。所以到了现在,我老家这边已经很少用它来包粽子了,通常用的毒是箬竹叶。不过依然特别怀念以前用秆箨包的粽子,里面有外公外婆的味道。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以上4种“粽叶”了解了吗?端午节你们包粽子是用哪一种“粽叶”呢?在的家乡有这些“粽叶”吗?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可以用来包粽子的“粽叶”。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