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来白宫频频向外释放要对华降低关税,基本可以确定美国这次关税战已经宣告失败,然而特朗普始终还差中方给出一个“台阶”,没想到中方转头就开出了三大条件,更是将目标指向了台海。
中方给的这个“台阶”,特朗普敢踩吗?或许这时候最如坐针毡的,应该是赖清德吧......
从加州到全美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起诉联邦政府,矛头直指特朗普时期留下的关税政策,这场官司的核心是,关税政策严重损害了加州经济,对当地造成了巨大冲击。
毕竟加州人今年因为关税多花了120亿美元,中小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损失高达30%,电子产品涨价17%,牛肉、鸡蛋价格飙升,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辛苦栽种的农产品烂在地里。
经济压力导致民生问题陷入困境,关税给普通老百姓和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损失,而塑造当前局面的,正是号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
除了加州之外,传统上非常拥护特朗普的农业州也受到冲击,爱荷华州,这个主要依靠农业发展的地区,如今也像加州一样也面临困境。
由于大豆出口大幅度减少,爱荷华州的农民正经历着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波农场倒闭浪潮,曾经坚定的支持也无法避免经济现实的冲击。
除此之外,特斯拉在得州的工厂也受到了波及,因为进口电池价格上涨,不得不延迟生产计划,导致马斯克也因为关税问题和特朗普生了嫌隙,甚至和政府官员打起了口水仗。
华尔街的专家们更是发现,关税让美国大公司的利润缩水,尤其是科技公司损失巨大,已经有数不清的例子说明,关税不仅让美国企业亏钱,还影响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
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国进口大于出口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恶化,2023年的贸易逆差达到1.2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任谁都能看出,提出“对等关税”的策略严重错误。
与之相比,中国卖给美国的商品比美国卖给中国的商品多出的金额,也就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还增加了18%,这显示出两国贸易关系中,美国相对弱势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单纯挑起关税战已经让特朗普焦头烂额,别忘了美国经济还面临着潜在危机,巨额国债高达36万亿美元,每天光利息支出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这让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纽约联储警告说,如果利率持续维持在高位,明年到期的6.5万亿美元债务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违约事件,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可能因此受到重创,需要警惕潜在的风险。
如果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特朗普还不会如此紧张,关键是他的总统位置也遭遇动摇,哈佛等十所大学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指责政府把教育经费拿去弥补关税造成的亏空。
民主党议员在国会抗议,他们举着“关税杀人”的牌子,强烈要求弹劾贸易代表戴琪,以此表达对关税政策的不满,当然,也是对特朗普推行“对等关税”的不满。
面对当下局面,就连共和党内部也因此产生了严重分歧,一部分人坚持要加大对中国的施压力度,另一部分人则希望和中国重新展开谈判。
那么,中国该如何回应?
孤立的美国
美国的关税政策在国际上引起了不满,原本希望借此孤立中国,结果事情却向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欧盟不与美国合作,单独和中国达成了新能源汽车关税协议。
东盟十国不愿参与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的行动,反而选择和中国签署价值370亿美元的技术合作协议,这表明它们更看重与中国的合作。
就连日本的丰田汽车也开始调整策略,将生产线搬到墨西哥,从而避开北美地区的高额关税,这些事件都显示出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盟友对其信任度正在降低,支持力度也在减弱。
所以美国很慌,越慌就越想结束关税战,只是策略不太对,总是想要对中国施加压力,然而面对美国不断施加的压力,中国表现得很冷静,没有被轻易激怒,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当下美国已经开始频频示好,一会说要降低对华关税,一会说正在准备和中方进行洽谈,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中方能够给个“台阶”。
虽然中国也不希望关税战持续下去,但是立场不能变,我们已经多次在国际场合表态,美国想要谈,可以,但是要建立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还要答应我们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美国必须停止过度施压,双方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沟通,毕竟美国嘴上说的好,但是特朗普的善变我们早有领教,没有平等对话,就没有谈判的必要。
第二个条件,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必须有所克制,不能再进一步挑衅。原因自然是美国近年来一直想要用“台湾牌”牵制中国的发展,影响两岸的统一。
台湾问题,真是重中之重,中国对统一台湾那是寸步不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美国真想和中国好好谈,得在台湾这事儿上找个折中的办法,得谨言慎行,别随便出言。
第三,中国希望美国能派出真正有决策权的人来谈判,确保对话能够有效进行。这一点很多人估计不太理解,毕竟能来谈判,应该拥有决定权才对。
然而,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谈判时,美国代表莱特希泽权限有限,即使是很小的关税调整也无法决定,这使得中方代表感到失望并提前结束了会谈。
之后,即使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协议,美国农业部也并未完全履行购买农产品的承诺,导致中国大量进口的大豆无法销售。
种种事情反映出,美国在与中国谈判时,可能存在缺乏诚意的情况,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提出“派个能做主的人来谈”的要求,希望对方能展现出更多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结语
加州的诉讼书、中方的条件清单和华尔街的做空报告同时摆在桌上时,所谓的“美国优先”正在变成“美国孤立”,搬起的石头到底砸了谁的脚?答案或许就藏在纽森州长那句怒吼里:“我们受够了为疯狂政策买单! ”
所以,如果特朗普聪明一点,就接受中方的三个条件,到时候美国的经济或许就会趋于稳定,而我们也将迎来两岸统一,所以,你觉得他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呢?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2025-04-24《中国商务部:目前中美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蓝鲸新闻2025-04-26《特朗普立场没有软化,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
财联社2025-04-26《特朗普就任近百日成绩糟糕!民调:过半民众不满其执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