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时,常被香港高昂的物价所震惊。

比如有网友发文,一碗普通面条售价50港币:


(图:小红书)

十个小笼包要价83港币:


(图:小红书)

这样的消费水平让不少游客咋舌:


(图:小红书)

在2024年最新发布的《全球生活成本城市排名》中,香港再度蝉联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的称号,更加强化了香港"物价高地"的公众印象。


(图:香港01)

由于高昂的人工成本和"寸土寸金"的地租,香港商品价格普遍高于内地似乎已成共识。

然而,最近荃湾川龙街一家菜档推出的"同归于尽价"促销活动,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

该菜档的蔬菜价格之低,甚至让不少网友惊呼"比内地菜价还要便宜"!


卷起来了

这家菜档月初在荃湾开张,与另一生果铺各占半个铺位,菜心、西洋菜、三色椒、瓜类等应有尽有。


(图:香港01)

其中在菜档的最前方,菜牌标明“同归于尽”。


(图:香港01)

10元3斤的西兰花及生菜:


(图:星岛头条)

还有10元3磅的番茄:


(图:星岛头条)

本来看到这些已经很不可思议了,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少香港网友分享,曾在傍晚时段买到10元3斤的菜心苗;

甚至还有5元2斤的"跳楼价":


(图:小红书)

以及有顾客晒出10元4盆蔬菜的购物成果:


(图:小红书)

内地网友看到后都不敢相信:"这真的是香港的物价吗?让人感到陌生!"


(图:小红书)

也有人表示:这些价格比内地还“平靓正”。


( 图:小红书)

这家菜档的定价也很有意思。

老板经常会根据心情调整价格,比如曾推出"1元一条"的瓜类和"1元一斤"的青菜。


(图:香港01)

前几日更因店主感情受挫,挂出"老板失恋价"的牌子,全场蔬菜一律10元3斤,还在菜牌下方幽默标注:"今晚酒吧见",也是十分幽默了。


(图:香港01)

除了近期才出现降价情况的地方之外,香港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些买菜价格十分亲民的去处...

港版“拼夕夕”

首先就是“钱大妈”。


(图:星岛头条)

在内地,“钱大妈”就以“便宜”著称。


(图:网络)

自2018年进军香港市场后,它迅速在港开设了几十家分店,和内地一样,主打“实惠”。


(图:香港01)

它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打折,而且越临近闭店时间,折扣力度就越大:


(图:香港01)

再加上“钱大妈”坚持每日菜品当日售罄的原则,这让不少港人觉得在这里买菜既新鲜又划算:


(图:小红书)

其次便是香港的“惠康超市”。


(图:星岛头条)

有香港网友分享,自己在惠康曾买到过4港币一包的娃娃菜:


(图:小红书)

还有网友称买了6盒猪肉总共才花了130港币:


(图:小红书)

虽说和“钱大妈”相比,惠康的性价比稍逊一筹,但网友们总结得出,惠康的优势在于分店众多。

要是附近没有“钱大妈”,去惠康逛逛,时不时就能淘到实惠好物。

惠康超市甚至被香港网友戏称为:“香港人自己的拼夕夕”。


(图:小红书)

内地稳定的供应体系

实际上,香港蔬菜价格出现“内卷”现象,与越来越多港人选择北上深圳买菜也有着密切关联。

就拿刚刚过去的复活节假期来说,有数据显示,香港共有583.6万人次出入境。

其中,有245.2万人次港人出境,约213万人次经各陆路口岸北上,这一数据比去年增加了约9%!


(图:大公文汇)

甚至有网友专门整理了香港市民北上深圳的游玩及购物路线:第一站山姆、第二站沃尔玛、第三站蛇口老街:


(图:小红书)

说白了,他们就是去深圳“买买买”。

因为在港人眼中,内地物价普遍实惠,根本不需要仔细比价。


(图:小红书)

不过,看到香港菜价如此便宜,很多网友也心生疑惑:卖得这么便宜,商家到底怎么赚钱呢?

其实香港蔬菜价格能够保持相对亲民的水平,和内地完善的供应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图:大公文汇)

邻近省份设立的专供香港蔬菜基地在政策保障下,通过专车冷链等高效运输方式优先供应香港,大幅降低了物流和保鲜成本。


(图:香港文汇报)

另外,作为自由贸易港,香港免除农产品进口关税的优势进一步减轻了成本压力,而集中化的批发市场分销模式有效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

再加上如今零售端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成为平抑菜价的重要力量。


(图:香港文汇报)

最后,通仔也很好奇,大家在香港一般会去哪些地方买菜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