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近日,由深圳读书会主办的“阅见未来·湾区青年行——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读书论坛”在南山前海深梦工场举行。活动以“阅读即希望”为核心理念,汇聚了深圳知名学者、公益人士、企业家及深港澳青年300余人,共同探讨阅读对个人成长、社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并通过公益行动传递阅读的力量。
活动开场,深圳知名学者南兆旭老师以深圳45年的变迁史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自然与人文故事引发在场书友的共鸣。他提出“在地关怀”的理念,强调通过行走阅读发现城市的地理、历史与人文之美,重建对“生活附近500米”的关注。南兆旭指出,深圳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其独特魅力不仅在于经济的繁荣,更在于年青一代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深圳读书会18年的坚持,正是这座城市精神构建的缩影。”“阅读是与这个城市和解,融入这个城市,在这个唯一之城里安身立命的一条美好路径!”南兆旭老师动情地说。
活动现场多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阅读如何改变命运、点亮人生希望的故事。香港工商总会青年网络会长林桥熙分享了“奶奶的读书逆袭史”——一位潮汕老人从不识字到爱书如命、托举出几代精英家族的传奇。“书籍是跨越代际的接力棒,它改变的不仅是个人命运,更是一个家族的土壤。”这位奶奶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深圳读书会公益大使乔宇从大山走向深圳,用自己20年的阅读习惯,翻阅“地理之山”和“认知之山”,诠释了“阅读即希望”的理念。她提到,阅读不仅是个人的自我对话,更是打破认知壁垒、连接城市与远方的桥梁。对于山区儿童教育的意义,她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让听众闻之肃然起敬。
华为专家卢毅则以“英雄之旅”为框架,讲述了自己从一位民警到科技公司高管的蝶变。他提出:“AI时代更需要通过阅读守护灵魂的非通用性。”现场,他推荐了《千面英雄》《哲思演讲录》等经典著作,引发书友热烈反响。
来自陕西商洛丹凤县第六小学的师生五人,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三位山区孩子表达了对深圳读书会的感激之情,并分享了他们的梦想。深圳读书会通过“真人图书馆”和图书角项目,为山区孩子送去书籍和领读人的故事,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照亮了山区留守儿童的未来路。
深圳读书会会长陈映君表示,阅读是城市精神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作为“全球最勤奋的城市”,正在通过阅读和文化活动凝聚向上的力量。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公益抽奖环节,多位书友通过积极互动、获得了由深圳读书会赠予的书籍,彰显了深圳青年的阅读功底。活动在全场共读《道德经》的朗朗诵读声中落下帷幕。这场持续3小时无人离场的思想盛宴,印证了深圳“全球人口增长最快城市”背后,一群以书为媒、向光而行的追光者。正如主办方所言:“阅读是湾区青年共同的语言,公益是平举的灯盏,我们愿以书籍为舟,载更多人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