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剑拔弩张的印巴局势,眼下正在进一步升级。



26日,印度方面表示,25日深夜,印巴两军再次于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并指责巴军先印军哨所开火在先,印军立即做出回应,进行了“适当回击”。

目前,伤亡情况不明,巴基斯坦方面也没有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24日晚,印巴两军已经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次交火,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开火在先,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如今,印巴再次交火,无疑加剧了当前局势的紧张,以及局势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然而,正当印巴局势持续升级之际,事态还传来了4个新动向。



动向1,莫迪发表全球讲话,释放重要信号。

26日,印度总理莫迪发表了一份“致全球声明”,表示“极端分子”的暴行不会打垮印度人民的意志,印度将会这些包括展开清算和惩罚,包括“全球追杀”,绝不手软、也绝不放过一个。

莫迪还强调,任何支持“极端分子”或选择与印度为敌的国家,都将遭到印度的严厉惩罚,印度“绝不会心慈手软”。

很显然,莫迪这次发表的声明,相当于告诉全世界,印度将对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恐袭事件追究到底。并且,莫迪虽然没有明确点名巴基斯坦,但字里行间已经将矛头指向了巴方。



而在这之前,莫迪不仅下令关闭了印巴唯一陆路通道和所有贸易,还对巴方采取了“关闸停水”的报复措施,同时印军开始大幅增兵边境,并试射导弹,还宣布印军举行军演,对外释放浓郁的军事威慑信号。

不难料到,莫迪这一系列举动背后,似乎铁了心要将责任归咎在巴基斯坦头上,并再次发起对巴方的冲突,继而趁机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接下来的印巴局势,恐怕会比想象中更加严峻。

然而,印度工作不断,巴方也没有坐以待毙。


夏巴兹


动向2,巴方开始全国动员,增兵边境了。

在印度宣布报复巴方的一系列措施后,巴总理夏巴兹第一时间召集了国防部长等高官,宣布了一系列反制印度的措施,并通报全国、进行全国动员,向克什米尔地区增兵。

并且,在印度举行军演之际,巴方也高调宣布演习,以同样向印度释放浓郁的威慑信号。

夏巴兹表示,巴基斯坦主张和平,但这绝不是软弱的体现,并奉劝印度方面不要误判形势。

此外,巴基斯坦方面还表示,愿意对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袭事件展开调查。

要注意,虽然印度不由分说,将恐袭事件的矛头指向巴方,但却并没有拿出相应的证据。这无疑给了外界一种“为了施压而施压、公报私仇”的意味。

如今,巴方表示愿意配合调查,但印度却没有做出回应,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然而,正当印巴局势持续升级之际,恐袭事件这一“导火索”也有了新情况。



动向3,2名嫌疑人被捕了,局势有望迎来转机?

26日,《印度时报》等多家印媒报道称,印度安全部队逮捕了2名恐袭事件嫌疑人的同伙,目前正在展开调查。

言下之意,这伙暴徒目前可能还藏匿在印度境内,只要将其逮捕并对嫌疑人进行审讯,就能查出事情的原貌,并揪出幕后黑手。

但问题在于,印度已经将矛头指向了巴方,即便得到了真相,证明此事与巴方无关,恐怕也不会轻易停手,甚至会继续不由分说、加大对巴方的施压力度。

因此,巴方能否介入调查,或者其他国际势力能否参与其中,确保恐袭事件调查的公开透明,将是影响局势走向的关键转折点。



动向4,中美俄、联合国发声,国际各方高度关注印巴局势。

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印巴两国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不论通过哪种方式,他们最终都会找到解决办法”。

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此番表态似乎没有重点,但其没有呼吁印巴停火,并让双方“自己找到解决办法、且不论通过那种方式”,似乎有力挺印度的意味。

而在这之前,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了印度,敲定了美印贸易初步协议,如今特朗普做出此番表态,似乎有对印度“投桃报李”的意味。

其次,中俄两国也发声了,双双谴责了发生在印度境内的恐袭事件,并呼吁印巴双方保持最大的理智和克制,避免误判形势,导致冲突重燃。

再次,联合国也再次发声,敦促印巴双方采取措施给紧张局势降温,并警告当前局势距离爆发全面冲突非常近。

然而,已经做好准备的印度,会不会听进去国际社会的呼声,就此停手,目前谁也不确定。

最后,且谈几句粗浅看法吧。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的爆发,无一不在表明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若印巴再次爆发大战,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平民百姓。

并且,过去70多年里,印巴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归属权,没少爆发大规模冲突,而印度也并没有达成所愿。

如今,若印巴冲突再起,对印度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此刻局势还没彻底恶化,还有谈判和政治解决的余地,若彻底撕破脸皮,那局势将难以收场。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印度确实得三思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