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重要故事》在4月2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朱丽安娜·加利娜·格洛斯的儿子迈克尔·格洛斯,于2024年4月4日在巴赫穆特附近以俄军士兵的身份被击毙,年仅21岁,他的父亲是曾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国海军退役军官拉里·格洛斯,迈克尔·格洛斯的家人已经于去年12月在华盛顿附近的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为他举行了私人葬礼。
父母撰写的讣告称迈克尔·格洛斯“在东欧不幸身亡”,他“怀着高尚的心灵和战士的精神,走在自己英雄之路上”,“他希望世界变得更公平、更和平、与自然更加和谐”,“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曾在洪都拉斯建造房屋,在土耳其修复地震摧毁的建筑,在意大利的农场学习可持续农业。”
讣告中没有提及俄罗斯或乌克兰。
《重要故事》的报道显示,迈克尔·格洛斯曾在佛蒙特州明德伯里学院学习人类生态学,自称是生态保护活动人士、女权支持者和反法西斯主义者,坚信“西方霸权即将终结,金砖国家将取而代之”,“愤怒地看待美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2023年初辍学离开美国,8月经格鲁吉亚进入俄罗斯,9月与俄罗斯国防部签合同,加入俄军第137仅为空降团,12月被派往顿涅茨克前线。
不过,其战友表示,迈克尔·格洛斯虽然“热爱俄罗斯”,但“无意真正参战”,只是希望用参军换取俄罗斯国籍,最终在巴赫穆特附近被乌军杀死,乌军FPV无人机拍下了他死前的最后一幕。
一个美国嬉皮士,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的儿子,在乌克兰战场上被杀死,像条狗一样被杀死,迄今为止,不管是中央情报局还是副局长朱丽安娜·加利娜·格洛斯本人,都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回应。
同样是《重要故事》,在统计了医疗信息和分析系统泄密事件后得出结论,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军队里至少有来自48个国家的雇佣兵,其中,仅在2023年4月到2024年5月,就有超过1500名外国人在莫斯科被招募加入俄军,这些外国人将莫斯科唯一招募外国人的征兵中心写为自己的居住地址:亚布洛奇科娃大街5号1号楼。
《重要故事》确认了2023年4月到2024年5月在莫斯科被招募的1300多名外国人国籍,其中,东南亚人和东亚人最多,771人,其次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523人,第三是非洲国家72人。
没有得到证实的说法显示,很可能有多达5000名古巴人加入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作战,其中许多人自愿加入俄军,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古巴的极度贫困,除在库尔斯克作战的第三国外,古巴为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提供了最多兵员。
俄军中的外国人,不管来自哪个国家,都被视为优先消耗品,网络上的很多视频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不少加入俄军的外国人纷纷“现身说法”,平时干最脏最累的活儿,还要忍受补给不足和敲诈勒索,战时执行最危险的任务,补给严重不足,很难拿到工资,受伤后也不容易得到治疗,属于俄军中最低等的“骡子”。
前不久,乌军第49旅在托列茨克地区俘虏了1名塞内加尔人,这名塞内加尔人供述自己是留学生,在俄罗斯学习了两年,想去欧洲尤其是德国,有人告诉他可以上前线赚钱,就傻乎乎地跟俄罗斯国防部签了约。
这个塞内加尔人以为自己会被乌军射杀,结果只是被带上车,还为他受的轻伤进行了治疗,提供了一切必要的帮助,他说他知道俄罗斯的目的是杀害乌克兰人,现在不想去欧洲了,只想回家。
呵呵,回家?谈何容易!
根据公开报道看,为俄军作战的外国人一旦被乌军俘虏,根本就没有参加换俘的机会,俄罗斯只交换真正的俄罗斯人;至于所在国政府,除了印度等少数国家之外,大部分国家都对本国公民被乌军俘虏不闻不问,甚至公然宣称已经警告过,对这些被乌军俘虏的本国公民无能为力。
跟俄军签约的时候只想着赚钱,去乌克兰杀人抢劫犯罪,被俘后又开始装死狗,求饶,可惜,没人管你,对乌克兰来说,这些被俘的外国人属于负资产,不能用来交换战俘,甚至无法用来向其所在国施加外交影响力,如果不是乌克兰遵守国际法、坚持人道主义精神,呵呵,看看那些加入乌军国际军团的外国志愿者们,在被俄军俘虏后又变成尸体回到自己的国家,就明白乌克兰人到底有多仁慈了。
认知是最重要的东西,在选择加入俄军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可能面临的后果,不要指望有人会救你,真遇上什么事儿,也算是求仁得仁,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给自己个痛快,给自己一枪或者拉响手榴弹,不要给任何人添麻烦,下辈子投胎做个清醒的人,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