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消息,近期,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就中俄关系定调并通告全球——“中俄永不为敌”。张汉晖大使明确指出,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历史逻辑不会变,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内生动力也不会减弱。在此之前,王毅外长访问俄罗斯时,也曾着重阐述中俄关系的三点特质,其中就包含“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另外两点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以及“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中方接连强调这些,目的就是要打消外界对中俄关系可能因美国因素发生变化的猜测。
天然气能源(资料图)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企图离间、分化、抹黑中俄关系。美西方舆论频繁炒作所谓“联俄制华”论调,尤其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后,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发生巨大转变,“联俄制华”的声音甚嚣尘上。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公开表示,美国希望“离间”中国和俄罗斯,让俄罗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国对俄罗斯作出让步。特朗普政府明确告知泽连斯基,乌克兰加入北约并不现实,甚至愿意承认当前俄军占领的乌东四地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归属于俄罗斯,试图以此修复美俄双边关系,拉拢俄罗斯。
在能源领域,美国也有意与俄罗斯加强合作。美俄都是能源大国,按常理在能源领域互补性不强。但美国此举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方面,俄罗斯能源出口受到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制裁,美国借此合作向俄罗斯示好,为俄罗斯提供解除制裁的机会,从而拉拢俄罗斯;另一方面,中国是化石能源进口大国,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出口量较大,美国与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明显是想在中俄之间制造隔阂,达到离间两国关系的目的。
普京(资料图)
然而,美国的这些布局注定落空。普京政府早已做出选择,坚定地“向东看”。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政府对美西方彻底失去信任,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普京曾明确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基于长远考虑作出的战略选择,并非权宜之计,不会受一时一事的影响,也不受外部因素干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曾强调,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中俄关系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稳定因素,两国会坚决回击任何企图破坏两国关系的行为。
中俄关系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内生动力。从历史角度看,两国在二战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共同为现代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石。中俄关系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汲取教训的过程中走向成熟。《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为双方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提供了坚实法律基础。
在经济领域,中俄互补性极强。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能源合作是中俄合作的重要领域,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稳定供应中国,双方还共同推进了一系列大型能源项目,如天然气管道建设。除能源外,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合作也不断扩大,俄罗斯农产品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常见,中国的商品和投资也在俄罗斯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军事方面,中俄军队定期举行联合演习,涵盖反恐、海上安全等多个科目,这不仅提升了双方协同作战能力,也展示了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在国际事务中,中俄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里经常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对重大议题持相似看法,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人文交流上,中俄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日益频繁,留学生互访规模不断扩大,民间往来也日益密切,中国游客对俄罗斯文化和自然景观兴趣浓厚,俄罗斯人也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愈发关注。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资料图)
美国试图离间中俄关系,本质上是其维护自身霸权的手段。但中俄关系基于历史经验、现实利益和战略互信,不是美国的挑拨就能破坏的。俄罗斯深知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和长远价值,不会因美国的拉拢而动摇。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对外关系,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共赢。国际社会也普遍认识到,中俄合作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是维护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离间行为不得人心,注定失败。特朗普政府离间中俄的布局已化为泡影,中俄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