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俄乌和谈进程陷入困境,特朗普派出特使前往俄罗斯与普京会面之际,紧张局势再度迎来了3个新动向,或加剧俄乌和谈难度。
动向一,谁干的?俄军高级将领被斩首身亡,美乌英法德开始选边站。
25日,俄外交部证实,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中将在莫斯科州的巴拉希哈市遇袭身亡,事发时,莫斯卡利克经过一辆被安装了炸弹的汽车,该汽车随即被远程引爆,莫斯卡利克当场身亡。
据悉,该爆炸装置装满弹片,爆炸威力约为300克TNT。
目前,俄方已将此案定性为“恐袭”,并展开调查。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乌克兰“应对此事负责”。
但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2月,俄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也是在莫斯科死于爆炸袭击,而炸弹被安置在一个电动滑板车上,在基里洛夫经过时,炸弹被远程引爆。
并且,基里洛夫被炸身亡后,乌克兰宣布对此事负责。
如今,类似的袭击事件再次于俄本土上演,这的确很难不让人怀疑——此事会不会与乌克兰有关?俄罗斯在对乌方发出指责后,会不会对乌展开猛烈报复,加剧局势升级?尤其是在俄乌和谈进程正处于关键时刻的节骨眼上。
更要注意,莫斯卡利克被炸身亡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做出了回应,称这是一件“大事”,他将对此事进行关注。
至于是谁干的,特朗普并未提及。而相比美国的发声,英法德等国依旧处于“失声状态”。
由此,不难分析出3点。
1,俄乌局势剑拔弩张、复杂多变之下,仍有数不清的暗流在俄罗斯本土涌动,尤其是在基里洛夫、莫斯卡利克等俄军高级将领相继遇袭身亡后,很可能会引发俄内部恐慌,从而加剧俄本土局势的动荡与混乱。
2,基里洛夫、莫斯卡利克等人相继死于有预谋的“斩首”袭击,足以表明当前俄内部安全局势所存在的巨大“漏洞”和隐患。
例如,袭击分子是怎么潜入莫斯科的?并如何将爆炸物带入俄本土的?以及袭击者如何获悉基里洛夫、莫斯卡利克等人的行踪,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不难看出,这些不轨势力“渗透”能力的确很强,但俄内部可能也出现了某些“叛徒”,如何应对当前危机、稳定国内局势,将是俄方不得不面临的主要难题。
3,俄罗斯将军遇袭身亡,从“谁获利就可能是谁干的”角度来看,嫌疑对象显然存在多种可能。
首先,乌克兰的嫌疑显然是最大的,而不想看到俄乌冲突平息的某些西方势力也有嫌疑。
其次,会不会是某些“极端组织”干的,目前也是未知数。
再次,美国内部不想看到俄乌停火、打算破坏和谈进程的势力也有嫌疑。毕竟,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军火商等利益群体没少从中获利,如今特朗普打算结束,无疑动了某些利益群体的蛋糕,不排除这些势力暗中搞破坏的可能。
但不论是谁干的,都将加剧当前俄乌局势的复杂与变数。接下来,且看局面会如何发展吧。
动向二,美乌“吵起来了”?俄乌和谈进程或再生变数。
25日,特朗普表示,作为和平协议的一部分,克里米亚将“留在俄罗斯”,并称乌克兰希望加入北约是导致俄乌冲突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乌克兰永远不可能加入北约。
言下之意,美国将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且再次否决了乌克兰“入约”的计划。
对此,泽连斯基表示强烈反对,称绝不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称乌克兰希望得到北约“集体防御原则”的保护。
其中,乌克兰希望得到北约的“集体防御原则”保护,其实与乌克兰加入北约没什么区别。
很显然,美乌在相关问题上仍存在巨大的分歧。并且,由于这种分歧存在,导致原定于23日在伦敦举行的乌美英法德五方会谈被迫推迟,并且美国代表提前宣布退出该会谈。
如此一来,在美乌分歧扩大的情况下,俄乌和谈进程恐怕还会面临新的变数。
不过,26日,特朗普赶赴罗马,参加教皇方济各的葬礼,期间可能会与泽连斯基进行会面。
至于特朗普会不会当面向泽连斯基施压,迫使乌克兰做出妥协,目前还是未知数。
但不论如何,作为乌克兰的主要援助国,不可否认,美国手里的确有不少向乌施压的筹码。
这不,泽连斯基宣布了一个新情况,或影响美乌博弈。
动向三,乌克兰武器装备不够用了?泽连斯基再次向西方“求援”。
25日,泽连斯基承认,乌克兰如今缺乏武器装备,也缺乏重新控制克里米亚所需的军事力量,敦促西方伙伴向乌提供更多军援,并进一步向俄展开制裁施压。
不容忽视的是,拜登政府在下台前,批准了新一批对乌军援,但特朗普上台后,迟迟没有讨论援乌计划。
这就意味着,一旦拜登政府批准的军援耗尽,而特朗普又拒绝向乌提供武装装备,那么乌克兰的处境将更加堪忧。
考虑到特朗普准备结束俄乌冲突,并准备向乌施压,大概率不会向乌提供新军援。
并且,特朗普此前还发出警告,如果因为俄乌任何一方,导致和平协议无法达成,那么美国将会退出和谈进程。
言下之意,若乌克兰拒绝妥协,美国不仅不会给新的军援,还将充当“甩手掌柜”,不再管乌克兰和俄乌冲突。届时,乌方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被动。
可见,俄乌局势仍存在诸多变数。接下来,且看各方会如何出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