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港湾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收获业主颁发的“200万安全工时”证书,这份荣誉背后,是中几建设者们用智慧与汗水铸就的安全防护网。
西芒杜铁矿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标志性工程,施工内容涵盖矿山开发、铁路建设、港口运营及配套设施,构建起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中国与几内亚深化资源合作、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的典范。自2022年项目第一铲土掘起,“五个到位”“1247”安全管理体系就在这片西非大地精准运转。每天清晨六点半,施工班前会准时召开,项目安全员以中英双语梳理当日作业风险点。无论是栈桥吊装、隧道掘进,每个作业现场的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应急方案都化作可视化图表,工人一目了然。
项目安全总监Alastair Campbell介绍,项目部配备86名专职安监员,在34℃高温下,他们每日徒步5公里采集巡检数据,通过智慧安全管理平台生成动态风险热力图,为安全管理提供精准依据。
每周四,充满特色的“Amafènè安全课堂”开课,“Amafènè”在几内亚当地语言中意为“守护”。课堂上,中几员工组成的联合应急小组配合默契,中国工程师演示心肺复苏术,几内亚安全员示范灭火器使用方法,不同肤色的建设者们围坐学习、交流,让安全意识扎根心底。
几内亚雨季漫长、地形复杂,给项目安全带来挑战。项目团队创新研发边坡监测自动化系统,32个传感器如“电子哨兵”,全天候监测山体位移,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8次地质灾害预警,成功规避潜在事故。
200万安全工时,是2000多名中外建设者396天的坚守。焊工Oulare Moussa珍视手中翻旧的安全手册,用中文说道:“每一条安全规定,都是守护我们生命的坚固盾牌。”医务室里,中几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热带病防治手册》已更新至第3版,远程医疗系统将紧急救治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这份业主认可的证书,不只是对“零事故”的褒奖,更彰显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的责任担当。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即便困难重重,只要坚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就能攻克难关。
据悉,项目投运后,几内亚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铁矿石出口国,每年创造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带动钢铁、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式发展,为非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