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更新也对道路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放碑商圈是重庆市发展最成熟的商业区,然而因地形高差限制等原因,局部路段拥堵严重,停车难问题突出。为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重庆在解放碑地下建设了环道,效果如何?


重庆市民钱正强正在驾车驶入重庆市中心的解放碑地下环道。通过地下环道,他就能把车直接开进地下商场的车库里。



经过多年建设,解放碑地下环道最终形成了1条长约2.8公里的环形主通道和7条进出的通道。这让来自重庆市各个方向的车辆都可以快速达到解放碑商圈,并且解放碑商圈内28栋写字楼、住宅楼的地下车库、2.3万个车位也由此相互连接起来。


和地下环道同步建成的,还有覆盖整个环道的“北斗+5G”立体导航系统。在地下环道里,借助导航软件就可以实现精准导航。


重庆市渝中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城市提升科副科长杨金川介绍,以“北斗+5G”数字赋能提升通道导航便捷性,均衡了区域路网交通流量,提高了现有地下车库利用效率,综合改善了解放碑区域交通状况。

浙江杭州:搭建城市信息模型 智能预防道路塌陷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空间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可利用空间,城市地下的开发建设活动也越来越多。如何让地下活动更安全?浙江杭州就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搭建了一个智能预防道路塌陷风险的系统。


在杭州市上城区三新路的一个路段,杭州地铁15号线江河汇站的施工正在进行。紧邻地铁站的东侧,还有一个正在建设的高层商业、住宅项目,西侧则是一个已经入住的高层住宅小区。


浙江省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叶晨梓介绍,地铁工程的一个基坑深度达到28米,在这个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会对整个土层进行扰动,从而导致土层发生形变,更严重就会发生地面塌陷。


为此,杭州市开发了一套利用城市信息模型来防范地面塌陷的智能系统。各项数据上传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后,依据一套专业算法模型,就能计算出代表地面塌陷风险大小的数值。根据数值的大小,每一段路面被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



在杭州市上城区的另一个路段,一辆三维探地雷达扫描车正在对一段路面进行扫描。旁边的工作人员也在推着一辆小型雷达车对人行道进行扫描。

安徽合肥:一瓶一码 液化气瓶有了“身份证”

除了道路安全,用气安全也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化气瓶在家庭和商业中广泛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能源。如何让液化气瓶的使用更安全规范?



在安徽合肥一个液化气充装站,工作人员正在将液化气瓶装车,并扫描液化气瓶上的二维码。这个瓶身上的二维码就相当于液化气瓶的“身份证”,一瓶一码。这辆装载着液化气瓶的运输车接下来将依次前往多个餐馆送气,车上还安装了定位系统,行车路径会实时上传到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管平台。

安徽:建立燃气管网监管平台 保障城市生命线



对于液化气瓶的监管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最新应用场景。在此之前,安徽已经建立了针对燃气管网的监管平台。通过在燃气管网及相邻地下空间布设监测设备,实时感知燃气管网的运行状态,预防因燃气泄漏可能引发的燃爆事故。目前,已经覆盖了安徽所有高风险区域。



除了用气安全,城市生命线工程还包括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应用场景。目前,安徽已布设各类传感器18.7万套,覆盖3.1万公里地下管网和325座桥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