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不断在网上看到关于这座“古桥”的视频,本来见它的造型似乎很新,便坚持不为所动了一段时间,奈何到最后仍然没经受住“一而再,再而三”的诱惑。好在轻松找到这片因为长诏水库水位下降而裸露出来的“河床”后,深感其四周野趣横生,确实是个集户外越野、攀爬、露营、嬉水和钓鱼等等活动项目于一身的好去处,关键还完全免费,自驾能直达。





个人觉得它的名字应该是“骑龙桥”,而非路口简介牌上官方所写的“棋龙桥”,因为路口这座地标建筑即“骑龙庙”,两者又仅相隔百米左右,本来可能有着相互依恋的关系。又或者当这座骑龙桥被湖水淹没后,自然而然少了些气势,当地人便把它由“骑”改“棋”,倒也贴切。





据了解,这座骑龙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新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有相关记载:“该桥系南北跨向于黄坛村村前溪上,单孔石拱桥,桥全长17.4米,宽3.2米,跨径无法测量,桥的南北两端各置5级石阶。拱券块石纵联砌筑。桥面为卵石铺设,中心饰菊花图案。台阶用大河卵石铺筑,间以小卵石镶嵌。东侧券脸上镌楷体‘光绪己卯年石囗派下重修’等字,清晰可认”。





随着长诏水库在1976年3月封孔蓄水,古桥沉库已有数十年。2008年普查时遇水位下降,才露出桥面及拱券顶部,用官方的话说就是“现整桥在水中保存完好,无明显走动”。但事实上,桥面有建筑工人用碎瓷片贴着其真实的年份,所以眼前的古桥实为17年前重修的产物。





当我在水库边的思源亭逗留时曾经碰到位当地摩友,简单交流中得知,经常有当地和周边城市的车友摩友会过来“玩泥巴”,据他自述,还亲身参与过一次救援,故而可信度很高。等抵达目的地后,现场随处可见的车辙以及摩托车画出的“圈圈”痕迹,也是最真实的证据。





桥边的山体裸露着适合娱乐攀登的巨岩,看着有些陡峭,其实只有一点点陡峭,爬上去吹吹风、观观景、拍拍照还是挺不错的。





“水趣”就更不用多说了,姿色浑然天成,美如小九寨,想要与之亲近,只需多走几步路而已。但也正因此,这里要提醒带孩子过来玩耍的朋友,很明显,水潭的中间都比较深,目测还是比较危险的,经桥而过的小溪反倒可以放心。







这座“古桥”隶属于新昌的黄坛村,但其实离古村是有点远的,反倒和“岭根村”很近。如果对它感兴趣,可以先导航至“岭根村”,然后注意新大线转角处的“骑龙庙”,沿土路而下即可。因为这一段近百米的路况比较差,所以我选择的是走路,其实咬咬牙什么车都能下,不信你试试(卡路上了别找我哦)。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最后温馨提示,这个地方堪称宝藏,人少景美,过来玩耍的朋友切记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走哦!!在我发文之前,环境卫生大体上还是可以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