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的镁光灯下,哈弗品牌以“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的战略宣言,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蜕变。作为深耕SUV市场二十余年的中国品牌,哈弗此次推出的Hi4超混四驱技术,不仅是工程思维的革新,更是用户价值导向的极致实践。从产品工程师的视角审视,这项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对四驱技术底层逻辑的深度解构,以及对用户全场景需求的精准把握。而其“未来新能源只做四驱”的战略决策,则折射出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技术自信与市场野心。



技术解耦:从“动力冗余”到“效率最优”的架构革命

传统四驱技术的痛点在于复杂的机械结构与高昂的成本。以丰田RAV4混动四驱为例,其E-Four系统依赖三电机布局,虽能实现前后轴扭矩分配,但系统重量增加近100kg,综合油耗较两驱版本提升15%以上。而哈弗Hi4通过“三动力源双轴分布”架构(发动机+前桥集成电机+后桥独立电机),以双电机实现四驱功能,将系统重量降低10%,成本压缩30%以上,彻底打破“四驱必高耗”的行业魔咒。这种创新并非简单的部件删减,而是基于整车能量流优化思维的重构——前轴电机兼具发电与驱动职能,后轴电机独立运作,配合41.5%热效率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形成“全工况效率最优”的动态平衡。



相较于比亚迪DM-i的单电机前驱架构,Hi4的双轴驱动布局在复杂路况适应性上优势显著。例如在冰雪路面,Hi4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实现前后轴扭矩0:100至100:0的毫秒级动态分配,单轮脱困能力达100%,而宋PLUS DM-i参数图片)受限于前驱布局,低附着力场景下需依赖电子限滑,动力损失率高达30%。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代Hi4新增的智能后桥解耦技术:当车速超过63km/h时,后桥电机自动断开以减少拖拽损耗,实测高速油耗降低0.4-0.7L/100km,这一设计在竞品中尚无对标方案。

能耗与性能的“超限博弈”:用户场景的精准切割

新能源四驱技术的核心矛盾在于能耗与性能的平衡。哈弗Hi4通过“3擎9模”动力模式,将用户场景切割为城市通勤、高速巡航、极端路况三大维度,实现全生命周期效率优化。以二代枭龙MAX为例,其WLTC综合油耗0.97L/100km,城市纯电续航165km(每公里电费0.04元),高速直驱油耗5.5L/100km,较本田CR-V混动两驱版降低12%。这种表现得益于双轴能量回收系统的创新——传统混动仅能通过前轴回收能量,而Hi4在110km/h高速行驶时仍可通过后桥电机回收动能,能量回收效率提升1倍,相当于每百公里增加15km纯电续航。



性能层面,Hi4系统综合功率238kW、扭矩595N·m,推动二代枭龙MAX零百加速进入6秒级,超越丰田bZ4X四驱版的7.7秒。更关键的是,50:50黄金轴荷比与22726Nm/°的车身扭转刚度,使车辆在连续弯道中的循迹性提升30%,侧倾角较比亚迪唐DM-p减少2.3度,真正实现“快而不飘”的驾驶质感。这种“性能普惠化”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家庭用户既需要红绿灯起步的畅快感,又追求长途旅行的稳定性,而传统豪华品牌往往将二者割裂定价。

安全升维:从被动防护到场景预判的系统工程

四驱技术的本质是安全冗余,而哈弗Hi4将其升维为“全时全域主动防护体系”。动态安全方面,iTVC系统通过10ms级路面监测,可在轮胎打滑前完成扭矩再分配,冰雪路面制动距离缩短10%,相较奥迪quattro的机械式差速锁,响应速度提升50倍。结构安全上,84%高强钢车身与碰撞能量传导路径优化,使乘员舱侵入量减少10%,远超中保研对同级车的安全标准。预防性安全则体现在智能驾驶系统的场景预判能力——Coffee Pilot Plus系统通过纯视觉方案实现城市NOA,夜间鬼探头识别率较激光雷达方案提升23%,且硬件成本降低40%。

这种安全理念的革新,正在重构用户的价值认知。数据显示,搭载Hi4技术的车型事故率较两驱竞品低50%,而用户对“全时四驱”的支付意愿溢价从2023年的1.2万元提升至2025年的0.8万元,表明四驱正从“增值配置”转变为“基础刚需”。

市场破局:价格锚点重置与生态共建

哈弗的颠覆性在于将四驱车型的价格锚点从20万元级拉低至11万元区间。二代枭龙MAX以11.68万元起的限时售价,直接击穿本田皓影混动的价格防线(17.98万元起),叠加置换补贴后实际购车成本低于宋Pro DM-i两驱版,形成“四驱比两驱便宜”的认知反转。这种策略的背后,是长城垂直整合能力的体现:从混动专用发动机到电驱系统的全自研,使Hi4的BOM成本较外购方案降低25%,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摊薄边际成本。



产品矩阵的差异化布局更显战略智慧。猛龙Hi4凭借1.5T+后桥差速锁的组合,在新能源方盒子市场实现连续10个月销量增长,其35.43kWh三元锂电池版WLTC纯电续航达151km,馈电油耗5.98L/100km,较坦克300 Hi4-T更适合城市通勤场景。而“力魂·猛龙”官改车通过氮气减震与一体式车顶平台,将改装文化从灰色地带引入合规市场,满足Z世代对个性表达与户外探索的双重需求,开辟年规模超50亿元的官改细分市场。

产业启示:技术普惠与生态闭环的全球叙事

哈弗Hi4的成功,本质是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化能力的胜利。长城汽车五年千亿的研发投入,构建了从混动发动机、电驱系统到智能驾驶的全栈自研能力。相较于大众MEB平台的模块化思路,Hi4的“整车思维”更强调系统协同——GEEP 5.0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中央计算与区域控制,为后续OTA升级预留算力冗余,这种前瞻性设计使Hi4车型的软件生命周期延长至8年,远超行业平均5年水平。

在全球化维度,Hi4技术正成为长城出海的新支点。泰国罗勇工厂生产的枭龙MAX东南亚版,通过适配热带气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与高离地间隙设计,在当地雨季路况中展现出色通过性,订单量较CR-V混动高出37%。这种“技术普惠+本地化适配”的模式,或将改写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以价换量”的旧剧本。

结语:四驱平权运动与中国汽车的范式输出

当哈弗以“未来只做四驱”重塑行业规则,其意义远超单一技术路线的胜利。这是一场从工程思维到用户价值的系统革命,是将四驱从“性能图腾”解构为“安全基座”的价值跃迁,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产能输出向技术范式输出的质变。Hi4技术证明,在新能源时代,技术创新可以既是高端的,也是普惠的;既是本土的,也是全球的。随着四驱渗透率从17%向35%的跨越,哈弗正以“平权之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进化——这或许才是中国汽车对全球产业最深刻的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