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人们对坟墓比较敬畏,由此也就产生了诸多民俗禁忌。“坟土压宅,子孙难安”这句老话,就是其中的禁忌之一。
坟土压宅
这句老话,在农村民众的解释中有一定的分歧,不同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其中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坟土压宅”这话上。
所谓“坟土”,不同的地方,因当地风俗的不同,对其定义也不同。
有的地方认为坟头和墓穴的土为“坟土”。
有的地方坟墓有“坟圈”认为,所划的圈大致为圆形,不同的坟墓,有大有小,大的半径1.5丈,小的半径为3尺。这些地方认为,凡是“坟圈”的土,都是“坟土”。
还有的地方则认为,凡是坟墓所在地方的土,不管与坟墓是否有关系,都被认为是“坟土”。
在农村,还有一句老话说“他人坟土不可取”,由此可见,人们对坟土的敬畏,来源于民间对祖先崇拜,以及对先人的尊重,并形成了相应的一些民俗观念。
民间认为,坟墓被视为亡灵的家,也就是阴宅,也是一种住宅,代表着祖先的安息之地。取他人墓坟之土,不管从民俗角度,还是从社会道德角,都被视为对先人的不敬。
同时,民间俗信认为,阴宅和阴宅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泥土)不能混淆,否则,在心理上会产生阴影。
而同样提阴宅,取土的时候,在民俗上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乱取他人的坟土,不仅是对原坟先人的不敬,也是对自己先人的不敬,会导致不利的影响。
再说,在我国民间,所谓的“宅”,分为两种,一种是阳宅,也就是人们居住的房屋,另一种是阴宅,也就是坟墓。
因此,民间对“坟土压宅”这话,就有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阳宅建筑使用的取土
在农村,阳宅的建设,在材料的选择上,特别讲究“清洁”,凡是与坟墓、寺庙、道观等有关的材料,都被认为是“不洁”,不可使用。
对于阳宅来说,“坟土压宅”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在葬过坟的地方建房屋。一般来说,农村非常忌讳在葬过坟的地方平地基建房屋,主要原因是葬过坟的地方,留下了坟土,如果在这样的地方建房,就被认为是“坟土压宅”。
如果没有地方可建房,硬要在这样的地方建房,其前提条件是坟墓年代久远,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迁走了,但是,要把原来的土挖掉,并清理干净,以挖到生土层为好。
另外,如果建房的地基础需要填土,也不能取用坟土,一般以生土为好,若用了坟土,即使填埋在地基下面,也被视为是“坟土压宅”。
二是建房的材料。建房的材料指土砖房的泥土,以及秸秆和泥所盖的屋顶,不能取用坟土。
有一些地方甚至忌讳用坟土烧制砖瓦,用来建房。过去,农村建房时,要购买砖瓦时,一般都要到砖瓦厂进行考察,首先要考察的就是,看看取土制砖瓦的地方,是否葬了坟,有没有取用坟土。
民间认为,以上材料,如果取用了坟土,就会造成“坟土压宅”。
三是砌筑灶、火炉、火塘等。过去农村,家里的土灶、土火炉、土火塘,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烧火时有所损耗,需要拆除后,重新砌筑。土灶一般三四年更换一次,而土火炉、土火塘则一两年更换一次。
更换时,需要将原来的土清理出去,再取新土来砌筑。取这种土时,非常忌讳取用坟土,一般取生土为好。如果取用了坟土,也被视为是“坟土压宅”。
二、砌筑坟所要取用的土
砌筑坟时,除了将打金井挖掘出来的土进行回填外,一般还需要到其他地方取土。
按照农村的传统规矩,坟墓前面和后面的土,一般不能取用,按照一些地方的说法,坟前土象征子孙前程,坟后土代表家族靠山,取土时不能动坟前和坟后的土,否则等于自毁根基。通常只能取用左右两边,且离坟墓三步远的土。
农村很多传统墓地,一般来说,坟墓都是成排安葬。这些成排安葬的都是自己家族的先人。不用说三步远,有的地方一步之外就是他人的坟墓。取土时,当然就不能挖掉他人的坟墓,用来砌筑自己先人的坟墓。
同样,如果所葬之地是其他姓氏或家族的坟墓,取土时,不能只图自己方便,而取别人家坟头的土。哪怕是无主坟的土,也不能取。
子孙难安
在农村,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坟墓为阴宅,阴宅也是“宅”,是逝者的“房屋”,坟土就好像是世间之人的房屋的砖瓦。因此,坟土不仅是给逝者遮风挡雨的“砖瓦”,还承载着祖先的 “地气” 与 “灵气”。
如果随意取土,就会被视为惊扰了亡灵,可能导致以下不良的后果。
一是道德法律层面。我国民间历来认为,挖人祖坟,丧尽天良。挖人家祖坟是伤天害理的恶行,是道德败坏的表现,按民间的说法叫“缺德”。历代法律对这种行为都有惩罚措施。
取他人坟头上的土,用来砌筑自家的坟,就是挖人家祖坟的一种。
二是引发社会问题。取他人坟头上的土用来砌筑的坟,极易引起民间纠纷,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严重后果。
三是民俗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有浓厚的祖先崇拜观念,坟墓往往被视为祖先的 “房屋”,如果取他人的坟土,就等于是拆毁他人祖先居所,民间俗信认为会触怒亡灵,让坟主子孙后代被认为对坟墓管不状况,落得个子孙不孝的骂名。
《礼记・祭法》上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取他人坟土,违背了传统文化中“慎终追远”的伦理准则。
另一方面,砌坟所取的土,包括以后坟头的添土,均需用坟地附近的“本土”,即没有使用过藏于表层以下生土。民间俗信认为,外土(即被使用过的土,包括暴露在外的土)被认为是失去“根本”,不利子孙后代。
当然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民俗说法,但是,不能取他人坟土,这种观念大抵是相同的。
基于以上的说法,所以才有了“子孙难安”之说。
实际上,“子孙难安”的真正原因,还是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惹是生非,坏他人坟头,自然有人上门来找麻烦,这样就打破了平静生活,或是进入不断的诉讼之中,或者进入不断纷争之中,生活当然就会“难安”。
总之,“坟土压宅,子孙难安”这句老话,是要告诫人们,对先人的坟墓要怀有敬畏之心,我们对逝者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