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一部手机的安全,就是14亿人的安全防线!”
国家安全
4月24日,央视一则重磅报道引发轩然大波:某国外手机厂商被曝长期为间谍活动预留“后门”,数千部手机沦为窃密工具。
新闻截图
官方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字里行间的线索早已让网友心照不宣,网友调侃:“就差把身份证号报出来了!”
图源网络
手机,这个现代人最亲密的“伙伴”,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威胁?真相,远比想象中更触目惊心……
手机
数千部设备沦为“后门”
早在3月25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就发布了一则报告,揭露某国情报机构通过智能终端漏洞,长期监听全球用户。
新闻截图
央视随后跟进,发文称某国际品牌手机存在“系统封闭性”漏洞,间谍机构可远程接管设备,窃取通话、定位甚至机密文件。
新闻截图
尽管央视的文章中没有直接点名,但网友迅速锁定目标:“封闭系统”是这个品牌的核心卖点,漏洞频发却依然标榜安全。
网友评价
更可怕的是,已有数千部手机被攻破,受害者包括多国政府人员,攻击者甚至都不需要让用户点击链接,仅凭系统漏洞即可“零点击”入侵。
被病毒入侵
你在刷手机时,黑客可能正通过前置摄像头看着你,这不是危言耸听,今年初,欧盟官员赴美谈判时,全员配备“一次性手机”,连边检都要求关机并装入防窃听保护套。
一次性手机
为何如此谨慎?美国“棱镜门”事件余波未平,而类似手段早已升级,4月15日,国安部通报3名美国特工被通缉,罪名就是攻击中国亚冬会网络。
通缉令
他们通过发送指令,便轻松穿透黑龙江多台电脑的Windows系统防火墙,技术团队调查发现,漏洞竟是系统设计时故意预留的“后门”。
央视报道
无独有偶,苹果Siri被曝偷录用户隐私,安卓系统屡次因短信漏洞遭远程控制,这些“巧合”背后,是科技巨头与情报机构心照不宣的“合作”。
新闻截图
而安卓与iOS的“黑历史”早已触目惊心,安卓被曝仅需一条短信即可被远程控制,苹果用户删除多年的照片竟“复活”,Siri偷录医生问诊、军火交易等机密录音长达5年。
苹果手机
当科技霸权裹挟国家安全,国产替代已刻不容缓,因此在面对国外系统“明枪暗箭”时,中国开始反击,工信部罕见为鸿蒙系统发声,要求“推动更多软件上架鸿蒙商店”。
新闻截图
此前,国产系统从未获此力挺,这一信号表明:依赖国外系统的时代必须终结。
新闻报道
防不胜防的“暗网”
你以为间谍只盯着政要?错!普通人同样是猎物,国安部披露,某运营商预装“网络诊断软件”实际上是窃密工具。
网友评价
“五眼联盟”通过劫持应用商店,数亿用户下载的APP竟被“调包”成间谍软件,更隐蔽的是,攻击者利用SIM卡漏洞,仅凭一条短信就能“隔空接管”手机。
某涉密企业服务器遭境外控制,原因竟是运维员偷懒远程操作,事业单位电脑因感染木马,图纸数据被批量窃取,黑客无孔不入,而我们的疏忽,可能正为敌人打开大门。
国家安全部疾呼:智能终端安全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只有加强防范意识,比如禁用可疑预装软件,尤其是“系统工具”“诊断程序”。
新闻截图
拒绝陌生链接,公共Wi-Fi慎连,关闭非必要云同步、定期更新系统,老旧手机及时淘汰,避免成漏洞“重灾区”,而对于涉密岗位,国安部已明确要求:禁用国外品牌设备,数据存储本地化。
Wi-Fi
结语
当科技巨头以“创新”之名行“监控”之实,当一部手机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我们不禁要问:所谓的“智能生活”,究竟是解放人类,还是禁锢自由?
网站截图
真相或许残酷,但唯有直面漏洞,才能打破“被操控”的宿命,国产系统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突围,更是一场关乎尊严与安全的觉醒之战。
图源网络
下一次换手机时,你选“自由”,还是“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