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6日讯(编辑 潇湘)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将俄罗斯能源领域的合作,视为赢得克里姆林宫支持的关键经济诱因,以推动达成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协议。

相关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北极地区的联合项目以及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矿,都是美国作为和平协议的一部分而提供的合作伙伴关系中正在考虑的选项。


美俄据悉已在考虑开展战后联合业务,图为开采现场(资料图)

而据莫斯科方面的消息人士透露,在特朗普关于签订和平协议后可能开展经济合作的言论鼓舞下,俄罗斯也正在制定可能吸引美国兴趣的项目和资产清单。这些方案由普京总统的经济关系特使德米特里耶夫负责收集,其目前已成为与白宫沟通的重要联络人。

这些人士表示,双方目前还没有直接讨论合作计划。任何重启经济关系的努力都将面临巨大障碍,包括美国及其七国集团盟友此前对俄实施的数千项制裁,以及克里姆林宫长期禁止外资控制能源等战略领域所有权的传统。

对商业合作可能性的关注,依然凸显了特朗普政府“交易为本”的外交政策风格。若协议达成,美国企业可能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油气电力输送(尤其是对欧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特朗普曾推动与乌克兰达成一项全面投资协议,让美国在开采乌克兰矿藏和重建基础设施的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事实上,本周以来特朗普政府已紧锣密鼓地试图推动俄乌尽快达成和平协议,并威胁说如果俄乌双方不同意停止敌对行动,美国将退出谈判。本周早些时候曾有消息称,作为和平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将要求俄罗斯接受乌克兰发展自己装备精良的军队和国防工业的权利,而乌克兰则可能需要放弃一些领土。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周五已在莫斯科会见了普京,克里姆林宫方面称会谈具有建设性。据俄媒报道,德米特里耶夫也参加了相关会谈。

对此,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国际安全研究部高级研究员Emily Ferris表示,特朗普喜欢用他能理解的参照点(比如商业)来框定政治,目前俄罗斯人也对此乐见其成。

据熟悉情况的人士称,美国提议取消对莫斯科的制裁,作为任何和平协议的一部分,不过这也需要与欧盟达成一致,因为许多最严格的制裁措施都是由欧盟实施的。这些人士表示,美国方面认为经济激励措施将是能说服普京推动和平进程的关键因素。

特朗普4月20日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协议,“两国都能开始与美国做大生意”。

延伸阅读

业内人士:部分美企的稀土库存只够用60天,库存耗尽后或停产

4月初,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无理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后,中方火速出台反制“组合拳”,除关税手段外,还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精准反击。

美媒《华盛顿邮报》24日报道称,中方的稀土出口限制措施,让美国政府高层深陷恐慌和忧虑。

报道援引三名了解内部商议情况的人士的消息称,由于担心美国关键产业和国防承包商生产所必需的金属供应被切断,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正竭力减轻中方限制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据这些人士透露,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商务部、能源部以及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多个机构的助手都已参与其中。

稀土是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材料,全球约90%的供应和精炼加工来自中国。美国有70%的稀土产品依赖中国进口,其中重稀土的依存率更是高达92%,这让美国在应对中国出口管制时显得极为被动。

报道指出,在美国企业寻找替代供应商,并敦促白宫尽快达成协议以确保供应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发现他们找不到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无力撼动中国在大多数稀土元素供应方面的绝对地位。

曾任职于拜登政府能源部,负责电池与关键材料的副主任祖姆沃尔特-福布斯(Ashley Zumwalt-Forbes)说:“中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谈判筹码,这也是他们打出这张牌的原因。”

“这(稀土被卡)正迅速成为我们的致命弱点。这些出口限制特别危险的地方在于,往往其中一种材料就是整个供应链的关键薄弱环节,而其生产完全依赖于中国。”

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普拉萨德(Eswar Prasad)也称,中方有信心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中坚持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限制稀土金属出口这张牌。

“这是一个关键的制约点,”他分析称,“(有了这张牌),中方相信自己不会退缩,而且认为美国也没有资格来发号施令,主导谈判条件。”


2023年,全球超90%的精炼稀土来自中国(CNN制图)

美媒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官员最近几天考虑了多种方案,以加快国内稀土生产项目的加工速度和资金投入。他们还在寻求与其他外国合作伙伴达成贸易协议,以减少对中国稀土加工设施的依赖。

但对那些恐慌于供应将在几个月内枯竭的行业领导者来说,他们认为,美国政府现在并没有太多可行的替代方案。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只能依靠储备。在此之外,他们还在寻找规避中方限制的办法,比如对那些不受禁令限制的材料进行再加工和回收利用,以求从中提取少量稀土。

“一些公司可能只剩下40到60天(生产所需)的库存了,”倡导美国能源和供应链安全组织SAFE的高级政策分析师佐伊·奥伊苏尔(Zoe Oysul)说,“如果中国没有批准出口申请,他们担心库存耗尽后是否还能继续生产。”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过去几届美国政府都意识到稀土金属供应存在脆弱性,但几十年来,由于市场需求较小,利润微薄,美国将这个产业转移到了中国。自那时起,如今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一直在游说,反对美国限制从中国进口,因为这将迫使它们在其他地方投资建立供应链。

报道提到,美国其实还存有一些战略储备,但规模也很小,而且只有在国家面临紧急安全需求时才能动用。

祖姆沃尔特-福布斯说,“冷战期间,我们储备了价值500亿美元的战略物资。这是为了确保美国和盟国在发生冲突时能够为工业基础提供补给。”

但现在,这些战略储备只剩下价值8亿美元左右的物资。“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抛售了大部分的战略储备。这让我们今天处于一个非常脆弱的境地。”她补充道。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关键矿产专家格拉塞林·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指出,稀土供应是一个“因贸易战而凸显、加剧的结构性问题”,美国需要寻找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结构性解决方案,而不是权宜之计,“不是贴一块创口贴就好了的”。



图为CNN相关报道截图

然而,建立新的供应链既繁琐又成本高昂。而且中国在稀土产业规模和供应链完整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他国家难以复制“中国模式”。

澳大利亚矿业项目投资和运营商Cove 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阿尔陶斯(Pini Althaus)表示,要完全建立起一条不依赖中国的强大供应链,至少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

“我们对此根本不应该感到惊讶。这种危机早有预兆了。”他说,现在那些急需关键矿产的企业正与中国以外开发供应链的企业展开接触,但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

被“扼住命脉”的特朗普,行事也愈发不择手段起来。当地时间4月2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准许“开发美国近海关键矿产和资源”,意图借此重振美国在深海海底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对抗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媒指出,这项行政令将允许矿产公司获得海底采矿授权,破坏了全球限制深海采矿的努力,或将危及整个深海生态系统,造成极其危险的连锁环境反应。此举已遭到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以及相关国际机构的一致反对和谴责。

“这是特朗普政府无视国际规则的最新例证。”美国加州大学贝尼奥夫海洋科学实验室的主任道格拉斯·麦考利(Douglas McCauley)批评道,特朗普此举堪称巨大的历史倒退,且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选择不遵守既定的全球规则,中国就会打败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