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啊,给我留个位置,明儿跟你们去打牌。”
王素梅拎着菜篮,笑着冲小区门口那几个牌友打招呼,脸上挂着熟悉的笑容,可心里却有些发虚。菜篮里只放了一把青菜,几根葱,连个肉片都没舍得买。
她今年62岁,退休三年了,月退休金5000,说不上多,但在这个小城市也算过得去。可偏偏,这几年走了两步“错路”,让她现在连500块礼金都得四处张罗。
“妈,后天二姨家姑娘结婚,咱们得随个份子,五百吧?”
女儿在电话里理所当然的语气,让她一时间没了底气。
“好……行,挂了啊。”
挂了电话,王素梅靠在沙发上长叹了一口气。五百块,对别人来说不算啥,对她现在来说,真是笔大钱。
王素梅年轻时吃了不少苦,老伴早早去世,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女儿拉扯大,盼着女儿成家立业,自己也能轻松点。退休后,她想着老来能过点舒坦日子,哪怕一个人,也有点盼头。
谁知,这心一软,就走错了两步。
第一步,轻信了老邻居张姨的“投资理财”,把手头攒的一点积蓄全投进去了。那会儿,张姨拍着胸脯说:“梅子,这可稳赚不赔,我把儿子结婚的钱都投进去了。”
王素梅半信半疑:“真这么好?”
“你看我不像那骗人的吗?隔壁老李也投了,稳着呢。”
结果呢,半年不到,张姨突然搬家,投资的事也不了了之。王素梅那点积蓄,打了水漂。
第二步,去年为了给女儿出点彩,硬撑着凑了三万,给女儿添了个首付,帮她换了大房子。女儿说:“妈,等我日子宽裕了,慢慢还你。”
她嘴上说着不用,心里却指着退休金缓缓气,可没想到,自己的钱早捉襟见肘了。
这两年,水电气涨了,社区活动也不少,哪次没个三五百的支出?小日子是越过越紧巴,到了这回二姨家姑娘结婚,连500块礼金都觉得难。
晚上,王素梅坐在床边,跟老邻居李嫂子打电话:“嫂子,借我五百块,等下个月退休金发了还你。”
李嫂子爽快:“行,梅子,你要是真不宽裕,就随个三百,自己家日子紧,还那么讲究干啥?”
王素梅嘴硬:“这点礼数不能少,不能让人看轻咱。”
第二天,她硬着头皮找女儿开口:“丫头,妈这两天手头紧,礼金那五百,能不能你先出着?”
女儿一听,声音拔高了:“妈,你不是每月有五千退休金吗?我家也紧巴,这房贷还得供呢!”
王素梅咽了口气:“妈不是不想出,这不投了点钱,亏了嘛……”
女儿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说:“行吧,我先出着,你慢慢还。”
挂了电话,王素梅坐在阳台上发呆,望着外头热闹的小区,心里一阵阵酸。
第二天,去打牌的时候,王素梅跟老马他们坐在一块儿,心里还是堵着。
“梅子,前儿你没来,咱们老规矩,输赢就二十来块,热闹嘛。”
老马笑呵呵地说着,王素梅点点头,心里暗暗发狠:以后不管啥投资理财,谁说天花乱坠,她也不信了!这两步错,教训够她喝一壶的。
日子还得过,脸面也得顾。可她明白了,这晚年啊,最怕的不是没钱,是把心掏空了,把脸丢了。
打完牌回家,王素梅开始翻箱倒柜,把那些用不上的衣服、杂物全收拾出来,琢磨着拿去小市场卖点钱。她告诉自己,5000退休金虽然不多,但只要守住、攒着,也够她安心过日子。
那天晚上,女儿发来信息:“妈,钱的事别放在心上,我最近接了个项目,手头宽裕点就还你。”
王素梅笑了笑,回了句:“丫头,妈没事,咱自己的路,妈自己扛。”
她站在窗前,看着天色慢慢暗下来,心里反倒松快了。晚年虽走错了两步,但只要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调整方向,还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