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可以说是面食中的最大一个分支,早已深深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成为无数人早餐桌上的 “常客”。中国地大物博,地域差异使得包子的做法和馅料千变万化,每种都有独特风味和技艺传承。所以民间票选出7个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包子,一起来瞧瞧,有你家乡的吗?
北京庆丰包子:
地道的北京人,一定对庆丰包子不陌生。庆丰包子诞生于 1948 年,当时字号为万兴居。它凭借地道口味,赢得了众多食客的心。庆丰包子皮薄肉多,肉质鲜美,有酱肉、鲜肉、菜和糖四种馅料,其中猪肉大葱包、猪肉三鲜包、素三鲜包最为出名。猪肉大葱包,葱香与肉香完美融合;猪肉三鲜包,虾仁、猪肉和鸡蛋搭配,味道鲜美;素三鲜包,韭菜、鸡蛋和粉条,清爽可口。庆丰包子价格亲民,是北京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也成为外地游客了解北京美食的窗口。多年来,庆丰包子一直坚持传统工艺,保证品质稳定。
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堪称上海美食的一张闪亮名片,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总能寻到地道生煎馒头的身影。刚出锅的生煎包,上半部点缀着黄澄澄的芝麻,下半部包底金黄脆香。咬上一口,先是酥脆的口感,接着是鲜美的肉馅汤汁在口中迸发,味道浓郁,让人回味无穷。制作生煎包,讲究火候和手法,师傅熟练地将包好的包子码放在平底锅中,淋上油和水,盖上锅盖,随着 “滋滋” 声响,生煎包在热气与油香中逐渐成型。
广东叉烧包:
在南方的美食天地里,广东叉烧包那可是声名远扬。它的诞生颇具故事性,起初,厨师们为避免烧肉浪费,灵机一动,将剩余烧肉切成小块,精心制作成叉烧包,想着第二天在早茶市售卖。谁能料到,这以叉烧肉为馅的包子,味道别具一格,和常见的鲜肉包子大不相同。叉烧肉独有的香甜,搭配上松软的面皮,一推出便大受欢迎,迅速在早市上崭露头角,成为食客们早茶必点的经典点心,稳稳占据了广东早茶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历经岁月变迁,热度始终不减。
靖江蟹黄汤包:
靖江蟹黄汤包,作为全国六大名包之一,已有二百年历史。它的魅力在于皮薄如纸,汤足似泉。馅料选用蟹黄和蟹肉,搭配原味鸡汤,光是想想,那鲜美滋味就已让人垂涎欲滴。吃蟹黄汤包有讲究,得先轻轻咬开一个小口,慢慢吸出鲜美的汤汁,再品尝蟹黄蟹肉与面皮的融合口感。
山东水煎包:
水煎包是山东省的特色食品,水煎包馅料丰富,有羊肉、猪肉、素菜等多种选择。以羊肉水煎包为例,羊肉的鲜嫩与大葱等调料搭配,香味浓郁。制作水煎包时,先将包子码放在平底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油,盖上锅盖,经过一段时间的蒸煮和油煎,包子底部形成一层金黄酥脆的 “锅巴”,上面的面皮则松软可口。
新疆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叫 “萨木萨”,是新疆传统特色美食。它以肥瘦均匀的羊肉、洋葱、孜然为馅,用薄薄的面皮包好,放入特制的馕坑里烤制。烤包子与蒸包子口感截然不同,它的外皮酥脆,咬下去 “嘎吱” 作响,里面的羊肉鲜嫩多汁,香得流油。洋葱和孜然的加入,为羊肉增添了独特风味,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
开封灌汤包:
开封灌汤包是河南省开封市的招牌小吃,起源于北宋时期,灌汤包最大的特点是包子皮呈半透明状,用筷子轻轻夹起,能清晰看到里面的汤水。制作灌汤包,对馅料的调制和面皮的制作要求极高,馅料要选用新鲜猪肉,加入适量的皮冻,这样蒸熟后才能形成汤汁;面皮要擀得薄而有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