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驶入石楼县和合乡崖头村,沿途山花烂漫,春绿叠翠。农田里、果园中,春播春种繁忙有序;古朴的窑洞民宿院落被装点得如诗如画,游客往来穿梭,欢声笑语回荡山间。这个曾因人口外流而沉寂的"空心村",正凭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上演着从"空心"到"网红"的精彩蝶变。如今,村内游客数量远超常住人口,昔日寂寥的小山村重现蓬勃生机。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2022年以来,崖头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契机,谋划黄河风情民宿项目。通过实施宽带覆盖、饮水工程、道路硬化、土地宜机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秉持"黄河风情民宿+生态文旅"定位,崖头村以传统窑洞为基底,打造"三区七题"10个特色院落,涵盖餐饮、住宿、文创、团建等多元业态。游客置身青砖石墙间,可体验"归园田居"的惬意,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消费。
目前,崖头民宿已入驻携程、去哪儿等平台,2025年更荣获山西省首届"最美民宿客栈"评选大赛冠军,凭借独特的黄河风情与优质服务,成为备受瞩目的旅游"打卡地"。
文化赋能:唤醒乡愁记忆的"活化石"
作为千年黄河古渡口,崖头村深挖黄河文化、农耕文明与民俗风情,通过老农具展陈、民俗演出、场景化院落装饰等形式,让历史底蕴触手可及。今年新开发的水蚀浮雕景点正在完善步道,将为游客增添沉浸式体验。去年国庆,一场融合歌舞戏曲、篝火晚会、趣味游戏的文旅盛宴,单日吸引3000人到访,让古老村落与现代文旅擦出火花。
在这里,游客既能枕涛而眠,又能推门见炊烟,在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中找寻乡愁的归处。
返乡创业:家门口的"致富经"
曾经背井离乡的村民,如今纷纷返乡拥抱机遇。40多岁的贺元红夫妇从河北餐饮行业回归,她入职村旅游宣传,赴兰州学习直播带货,在抖音以"山西红姐"账号开启创业;丈夫贺建军筹备枣芽茶加工与养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能在家乡干事,比在外漂泊踏实!"贺元红说。
土生土长的王云林从外地务工归来,将淄博烧烤技艺与家乡特色结合,在家门口支起摊位,用舌尖上的美味吸引游客。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流转房屋、引入乡贤企业托管民宿,村民参与分红,8人实现常年务工,人均年增收3.7万元以上。
农旅融合:绘就产业振兴新图景
在发展文旅的同时,崖头村深耕特色农业:110亩果园、130亩桑园、200亩"黄河红枣大观园"抗裂枣基地初具规模,"经济林+林下采摘"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沙滩红薯、滩枣等农产品通过景点直销提升附加值,新注册的品牌更赋予市场竞争力。
此外,村里正探索养蚕、养兔及茶叶加工产业,派骨干赴江苏学习养蚕技术,完成枣芽茶工艺培训。未来,崖头村将构建"特色种养+精深加工+线上营销"全产业链,以数字赋能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如今的崖头村,花海簇拥、民宿错落、产业兴旺,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蝶变,不仅为周边乡村提供了振兴范本,更以"黄河风情旅游村"的新定位,融入石楼县"黄河奇湾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沿黄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春风拂过,这个黄河畔的小山村,正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霍爱兰 梁 鹏)
来源:石楼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