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终于承认:在关税战开打之前,特朗普的确没有想到,中方会直接反击,更没有想到,即使自己主动释放出缓和信号后,中方依然敢和美国这么打!



特朗普

据《纽约时报》报道,白宫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团队在发布所谓“对等关税”之前,预料过各国的反应,他们认为,对美顺差越大的国家将会越早“打来电话”。中方,以其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2974亿美元首当其冲...

对此,白宫甚至安排工程师同步着手解决总统电话占线的问题。万万没想到,24小时后,特朗普等来的却是中方称为“11箭连发”的组合式反制措施,以及语气强硬的谴责言辞。



这让特朗普团队诧异且很不适应。因为美财长贝森特已经对外打过“预防针”,劝大家不要报复,加征的关税就是最高的数字,否则,后果很严重。



按照特朗普的设想,在4月2日到4月9日一周的时间内,各国的元首可以与他“充分沟通”,最后确定一下税率,往后就这么执行下去。经过测算,新的关税生效后,每天能够为美国带来20亿美元的收益。

中方的态度让特朗普始料未及,但特朗普认为这是关税的力度还不够大。于是他威胁中方,如果在4月8日之前,中方没有取消对美国加征的34%关税,就将中方出口到美国所有商品的关税再加征50%。



考虑到只有中方公开对美国实施“报复”,在4月8日的“最后期限”到达后,特朗普宣称将对“没有提出异议”国家的关税政策暂缓90天执行。

美国也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特朗普明白,只有让中方这个“刺头”低头,才能让其他的国家不跟着“冒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4天之后,特朗普的想法再次落空。4月12日,中方宣布对美关税提至125%,并明确表示“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以后美国再加税率将不予理会。此时,美国对华的关税已达到145%。

这时候,特朗普意识到,关税大棒无法让中方屈服。于是他改变策略,这个可以从他的新闻秘书莱维特的发言中体会出来。

中美互加关税的阶段,莱维特翻来覆去地说如下的话:

“中方若不配合,将面临额外制裁...”

“不报复的国家能够享受暂停关税,中方不在其内...”

近一个星期,莱维特的叙事内容变为:

“只要中方打来电话,总统会很慷慨...”

“球在中方那一边...”言外之意是美国已表达一些善意。



4月22日,特朗普自己开始告诉媒体,“打算降税,税率太高导致大家都不买东西...中美正在协商...”

但很快被中方识破:这就是让中方先妥协的伎俩。于是外交部直接驳斥,指出“中美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所谓“协议进展”纯属“捕风捉影”。

中方态度明确,贸易战是美方发起,要谈的话,美方先取消无理加征的关税,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令人看不懂的是,4月24日,中方驳斥中美正在谈判的观点之后,特朗普依然坚称“中美今天早上还开了会,我们一直在与中国会谈”。但当被问及美国和谁在谈时,特朗普避而不答。

今日之种种,说明特朗普团队果真是一个草台班子。在制定针对其他国家关税政策前,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方案论证,但凡他们知道中方2024年对美国的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14.6%,就不可能坚信中方离不开美国的市场。但凡他们知道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完全可以被其他国家替代,他们也不会认为中方离不开美国的技术。



就像国际问题专家高志凯所言,我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5000年,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美国的,我们也不在乎是否和美国相处。

这场关税战中方一定会赢,只不过不会很快的赢,可能会有很长一段相持的时间,抗不住的只能是美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