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报道,近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0多人死亡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印度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中断了沙特阿拉伯之行返回国内,他批判这一“令人发指的行径”,并承诺将把罪魁祸首“绳之以法”。他在一份声明中强调:“他们的邪恶计划永远不会得逞。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坚定不移,而且只会越来越强。”
特朗普政府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表态“全力支持印度打击恐怖主义”,却对“呼吁克制”等理性声音充耳不闻。这种选边站的做法,被巴基斯坦《黎明报》批评为“为了拉拢印度制衡中国,不惜点燃南亚火药桶”。事实上,美国副总统万斯此前刚结束对印度的访问,试图推动“联印制中”战略,此次表态被普遍视为该战略的延续。
特朗普和莫迪(资料图)
莫迪专机连夜赶回国内,2025年的第一场大仗,有可能在印巴这两个中国邻国之间打响?印巴局势正在急剧恶化,南亚地区可能会在时隔近6年后,再一次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本就是印巴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双方已多次围绕此地大打出手,而现在的情况与2019年时有相似之处。在得知袭击的消息后,印度总理莫迪赶忙停止了自己的外访行程,连夜乘坐专机从沙特赶回新德里,命令印度军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并主持召开了内阁安全委员会会议。
印度政府的反应迅速而强硬。莫迪总理中断沙特访问紧急回国,宣布停止与巴基斯坦共享边境河水、关闭所有边境检查站,并下令军队在克什米尔实施戒严。这些措施直接影响到两国边境数十万居民的日常生活——过去每天有超过3000人通过边境检查站往来,如今连基本的药品和粮食运输都陷入停滞。巴基斯坦边境城市拉合尔的蔬菜商人阿里无奈地说:“原本3小时的运输路线,现在可能要绕行三天,成本涨了四倍,老百姓的菜最先遭殃。”
莫迪连夜赶回回国主持安全会议(资料图)
面对印度的一系列举措,巴基斯坦方面也迅速做出反应。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巴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公开表示,巴方将采取“坚决且对等”的反制措施。虽然目前巴政府还没有展开实质性行动,但从其强硬的表态和积极的应对姿态来看,绝不会坐视印度的单方面制裁。
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这两个重要邻国的外交降级,将给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毕竟地区国家之前的关注重点大多集中在“对等关税”问题上,更倾向于以沟通协商的方式共抗关税霸凌。如今,印巴关系急剧恶化,莫迪政府的工作重心,很可能会从“团结友邻”转向深化美印军事合作,毕竟只有获得更多的军事支持,印度才有可能在边境对抗中占据上风。
印度(资料图)
南亚2025年的春天才刚开始,雪线还没完全消退,山谷里却已闻到硝烟。莫迪需要一场安全胜利来稳住国内,谢里夫同样需要外部对手来凝聚分裂局面,两部政治发动机彼此驱动,危险螺旋就此形成。除非出现意料之外的调停者,或者双方军方在最后关头决断“停一步”,否则这一轮对抗只会沿着2019年的轨迹升级。世界在紧盯,南亚民众也在祈祷,但真正能踩刹车的只有新德里与伊斯兰堡。拯救和平的时间表,已经变得越来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