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本月中国大陆和美国“关税战争”正值白热化,台当局率先表态,明确站在了美国这一边。
当绿营继续扩大投资,支持美国将台积电“吃干抹净”以为能保平安之际,没想到美商务部长提出了新要求,让台当局惊出一身冷汗。
美方到底提出了什么,让台湾岛内顿感不妙?关键时刻台岛一架飞机直飞南京,国民党来大陆又所为何事?
回顾这次中美“对等关税”贸易冲突刚刚爆发之际,赖清德当局就向美国示好,表示愿意第一批和美国谈协议。
绿营频繁提到一个词语是所谓的“脱中入北”,大致意思就是台湾投资者未来要和大陆逐渐脱钩,选择“北方民主国家”进行投资。
他还称所谓的“北方民主国家”对台湾商人都很欢迎,所以条件是很有利的。
而且过去很多人认为台积电只有在台湾,才能保他们的太平,但现在观念应该变了——
即便是对美国投资组成“联盟”,也能让台湾“转危为安”。
这段话就是为台当局“卖”台积电找一个合理借口而已。
当年美国拜登政府要求台湾将台积电转移到凤凰城设立新厂,所要求的不过是一个“新生产线”而已。
但后续美国对台积电的索要不断升级,要求他们搬迁先进设备、原材料工厂,到后来转移人才和技术。
已经有50多家设备、材料供应商到美国“定居”。
今年在赖当局的推动之下,台积电又新追加了超过千亿美元的投资额,并将生产线扩大到2nm的先进水平。
在等待6座晶圆厂的计划完成之后,美国已经快要夺走台积电的半壁江山了。
所以民进党过去那一套“靠台积电保卫台湾”的说法已经说不通。
他们在全台湾、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注视之下,将台积电逐步分解搬往美国,以求得一时苟安。
这不仅是由于台湾生产的芯片最大的客户就是美国企业,面对美方的索要民进党“不敢不给”。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担心失去美国的支持,那么民进党的“谋独”幻想将面临毁灭打击。
不过日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又提出了“第三套剧本”。
他对外声称,现在所有的半导体设备几乎都是在台湾地区制造的,美国未来绝对不能在这些产品上太依赖东亚;
未来一两个月时间,美国会征收新一轮电子产业关税。
短短几句话透露的信息量很大。
因为对美国追加的晶圆厂、封装工厂和研发中心项目刚刚落地,建成之后美国本土的台积电工厂产能勉强可以自给自足了。
为什么美国还不满足,认为他们仍然依赖东亚?
卢特尼克所表达的最有可能的意思就是:
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必须要在美国制造才行,这就为“千亿美元投资”之后的下一步掠夺做好准备了。
但台湾不是只有民进党及其支持者,美国商务部长对台积电毫不掩饰的野心和大放厥词,也让蓝营和白营政客非常担忧。
他们很清楚台积电作为台湾最有力的筹码之一。
如果这样被美国一点点掏空,在台岛只留下几座旧厂房和低制程的芯片技术,那么台湾岛内不仅要面临收入下降、数十万人失业的境地;
他们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也将会一落千丈,没有人会再对台湾关注重视,所以要趁民进党“卖”完之前下手。
近日,一架岛内包机直飞南京,机上坐的是以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为首的一行人。
国台办主任宋涛会见洪秀柱并商讨两岸问题。
大陆方面明确立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必须也必然统一;“卖台引战”必定失败,“台独”分子必遭惩处;
而洪秀柱代表团则表示坚持“一中原则”、反对台独,两岸是命运共同体。
可以看到岛内在这些问题上,立场还是保持统一的。
此外,国台办主任宋涛在台商代表座谈会上说出了11字金句:大陆始终是台商坚强后盾。
大陆承诺会对台商继续落实扶持政策,欢迎他们前来投资等。
这和赖清德当局所谓的“脱中入北”以及出卖台积电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台积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卢特尼克等人虎视眈眈想“抢走”,赖清德却还在为美国开脱“供应链转移之后,我们台湾会更强大”,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此外,到场的台湾商人代表也纷纷“诉苦”。
表示现在美国滥征关税严重冲击全球贸易秩序,已经给部分外向型台企带来一定压力和影响,现在他们面临很大的挑战。
幸而得到了大陆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对渡过难关有了信心。
两岸是同根同源,对于来自台湾的投资大陆自然会进行扶持帮助。
但到了国外,这些投资就变成了其他国家随时觊觎并想夺取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和民众党尽管都对绿营的倒行逆施不满,但关键原因是他们在野且没有权力,没办法对这些政策做出干预性举动。
为了限制蓝白两营在岛内“立法院”等行政机构的牵制作用,赖当局最近一直在推进“大罢免”谋划。
准备通过非法的手段将在重要位置上的蓝营白营政客都拉下马,全部换成绿营的“谋独”分子。
去年蓝白曾有机会合流,但他们并没有把握住,现在落得个这种局面,肯定会有人悔不当初。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南京举办台商代表座谈会 》新华社
《赖清德搞所谓“非红供应链” 国台办:为谋“独”而卖台,只会害台毁台》新华网
《宋涛:携手抵御外部风险挑战,大陆始终是台商坚强后盾》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