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建设工地一派火热。塔吊旋转、机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推进工程进度……这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也是江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关于“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要指示的实践缩影。
一年前的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如何将这一要求转化为服务重大项目的具体行动?
江津区深入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把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以“1+1+3+N”项目服务机制创新作答,即1个领导小组、1个项目公司、3会联动机制、N种特定服务,形成从项目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体系。通过高位统筹、创新机制、精准服务“三力齐发”,推动项目招引、审批、建设、投产全面提速,为打造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注入强劲动能,确保签约项目“拿地即开工”。
▲群众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法治法律一体化服务中心咨询问题
在这种项目服务创新机制下,这一年,枢纽港产业园集中签约开工项目共75个,总投资467亿元。
01
“双轮驱动”强化统筹
1个领导小组+1个项目公司协同破题
面对跨区域协调、多要素保障等复杂挑战,枢纽港产业园创新构建“1个领导小组统筹抓总、1个项目公司专业实施”的双轮驱动体系,协同破解项目建设难题。
“区领导每月召开专题会,围绕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方案,这种‘项目未动、服务先行’的作风,让我们更有信心发展投资。”玖龙纸业绿色制浆扩建项目的项目经理对领导小组服务项目建设的感触颇深。
据了解,江津对标市级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工作机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及5个专项工作组,每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班推进产业园建设。同时明确一名副组长、常委副区长任江津综保区党工委书记,主抓枢纽港产业园工作,形成“领导挂帅、专班推进”的高位统筹体系。
与此同时,在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建设现场,由枢纽港集团公司与中冶赛迪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项目公司正掀起“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热潮。
“针对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单体建筑多、交叉施工复杂等难题,双方创新‘现场指挥部+每日进度清单’管理模式。”该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指挥部设在工地一线,通过多个子项目整体考虑、提前谋划,并动态优化人员、材料、机械配置方案,充分做到施工设备不窝工、作业时段全饱和,有效攻克施工组织难题。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则是项目公司的真实写照。项目公司通过专业化、集约化运营模式,以市场化基因补位行政协调短板,其“专业实施+资源整合+风险共担”的运作逻辑,在破解项目建设难题、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如今,从“多头协调”到“握指成拳”,双轮驱动体系正以“高位统筹破壁垒、专业运营提效能”的叠加效应,书写重大项目攻坚的江津范式。
02
“三会联动”打通梗阻
高频调度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每周五与中冶赛迪集团公司共同召开的枢纽港产业园建设联席会议,总会准时响起热烈的讨论声。这个雷打不动的会议,已成为疏通项目堵点的“中枢神经”。
▲召开联席会议推进项目建设
4月3日的会上,枢纽港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江津综保区管委会(珞璜工业园发展中心)、中冶赛迪城建公司、支坪镇、枢纽港集团公司等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桌而坐,既对上周交办的任务逐条“验收销号”,又针对某项目场平工程滞后、某企业供水管网迁移受阻等新问题展开“解剖麻雀式”研讨。
随着一个个文件被翻开,一张张施工图纸被放大研究,影响项目进度的症结被精准定位。此外,在后续随时召开的重点工作调度会、定期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则将联席会上的内容进行具体落实。这种“当场拍板、限时办结”的务实作风,正是枢纽港产业园创新“三会联动”机制的生动注脚。
“三会联动机制就像三把钥匙,打开不同层级的梗阻。”枢纽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解释,针对项目推进中不同层级的梗阻,枢纽港产业园创新构建起联席会、调度会、现场办公会的立体化攻坚体系——每周联席会聚焦“纵向壁垒”,既从下到上实现“问题收集-分类派单-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流程,又与项目总承包牵头人中冶赛迪集团公司一起,从上至下推动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限期办结。
随时召开的工作调度会由区领导和区级部门、平台公司、属地镇“一把手”坐镇,研究解决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重点破解跨区域、跨部门的“横向堵点”。
▲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难题
而现场办公会通过设立集中办公制度,创新开展工业及一般市政项目“马上办好”极简审批模式,组织相关工作组每周二集中办公、一线勘察、现场办理,精准解决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方面的堵点卡点问题,工棚里、塔吊下都是解决问题的“临时指挥部”。
▲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难题
如今在枢纽港产业园,“能现场解决的绝不过夜”不仅是工作准则,更转化为看得见的建设速度……据统计,一年来,枢纽港产业园项目建设诉求办结率96%,企业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重庆市直机关“万名机关党员进企入园,助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座谈会现场
03
“N种服务”靶向施策
精准滴灌激活项目建设动能
“枢纽港产业园‘红岩突击队’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再次展现了项目服务的‘江津速度’。”大唐江津燃机项目相关负责人非常感激地说,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大件运输的难题,53件大件设备中,主变压器重达440吨,发电机定子重达262吨,而项目入厂道路星岚路尚未正式移交,桥梁承载能力不明,横穿道路的燃气管道更是增加了运输风险。
面对这一挑战,江津综保区管委会“红岩先锋突击队”迅速行动。60天里,突击队放弃休假,多次现场踏勘,召开协调会,梳理问题症结,帮助企业整理论证材料,协调道路施工方、燃气公司、交通部门等多方力量。通过桥梁载荷试验专家评审会、多次荷载实验,突击队最终在去年12月2日成功完成首批大件运输通过试验,确保项目设备及施工机械车辆正常通行,为项目加快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岩先锋突击队”的精准服务是枢纽港产业园“N种服务”中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还有“一对一”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项目秘书”服务机制、个性化服务清单定制等服务,及时跟进、解决项目、企业问题困难。同时,常态化定期召开促建服务工作会,集中研究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开工项目按时序建设。
如今,“N种服务”机制正以立体化、精准化的服务矩阵,构建起从项目落地到投产达效的全周期服务生态,让企业感受到的不仅是服务速度,更是发展温度。
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从“单兵突进”到“系统集成”的服务升级,这片热土正用实实在在的改革创新举措,书写着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项目促建的生动答卷,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江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媒体记者:邓 浩
通讯员:龙小凤
编辑:周小川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