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 《科技导报》2025年第7期科技新闻

婴儿期丢失的记忆可能被寻回


婴儿记忆测试实验

(图片来源:

Science

人们普遍无法回忆起3岁前的经历,这一现象被称为“婴儿期遗忘”。传统理论认为,这源于婴儿海马体发育不全,无法形成长期记忆。然而,

Science
在2025年3月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1岁时即可通过海马体编码记忆,颠覆了此前的观点。

研究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4~25个月大的婴儿进行实验,包括向婴儿展示(面孔、场景和物体等)图像、通过眼动追踪测试记忆、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当婴儿对旧图像表现出熟悉偏好时,其海马体后部区域在编码阶段的活动显著增强。这种记忆编码信号在12月龄以上婴儿中尤为突出。

为何每个成年人都对人生最初的3年毫无记忆?作者解释,婴儿期记忆的脆弱性源于记忆检索系统的滞后发育。尽管婴儿海马体已能形成记忆痕迹,但前额叶等负责记忆提取的脑区尚未发育成熟,导致成年后无法提取早期记忆。这与啮齿类动物的研究一致:婴儿期记忆可存续至成年,但需特定线索激活“封存”的印迹。

(综合

Science
、EurekAlert!官网)

全球湖泊热得“缺氧”


全球表面积≥10 km2 的湖泊DO浓度的时空变化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25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联合南京大学、英国班戈大学等团队在

Science Advances
发表研究,揭示全球湖泊溶解氧(DO)浓度正以每10年0.049 mg/L 的速度下降,脱氧速率远超海洋(-0.022 mg/L)和河流(-0.038 mg/L)。研究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机器学习模型及全球15535个湖泊的实测数据,发现过去20年中83%的湖泊出现脱氧现象,其中气候变暖通过降低氧气溶解度贡献了55%,富营养化则损失约10%的氧气。此外,热浪事件会进一步加剧脱氧,使DO浓度在高温期间较平均值下降7.7%。

研究预测,若按联合国设定的温室气体高等排放情景(SSP5-8.5),到21世纪末,全球湖泊DO浓度将下降8.8%(0.86 mg/L),部分区域可能突破淡水鱼类生存阈值(6.0 mg/L)。这一趋势将威胁水生生物多样性,并可能引发氮固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连锁生态风险。

(综合

Science Advances
、科学网、《中国科学报》)

火星探测器发现生命“蛛丝马迹”


(图片来源:新华国际头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古湖床岩石样本中发现了3种长链烷烃分子——癸烷、十一烷和十二烷。科学家推测,这些分子可能是脂肪酸的热解产物,而脂肪酸是地球生命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发表在3月24日的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上。

此次发现,源自对“好奇号”2013年在盖尔陨石坑钻取的“坎伯兰”泥岩样本数据的重新分析。研究团队通过模拟火星环境,对样本进行高温热解,并与此前的实验结果比对,确认了烷烃的存在,其浓度达十亿分之一量级。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烷烃本身并不稳定,很可能在火星表面以羧酸形式存在。尽管该发现尚不能直接证明火星曾存在生命,因为类似分子也可能来源于非生命化学过程或陨石撞击,但它为火星古代宜居环境提供了又一佐证。

(综合

Science、
《科技日报》)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