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西南某机场上空云雾弥漫。“起飞!”指令传来,第76集团军某旅多架直升机起飞升空,展开一场低气象条件下飞行训练。
透过舷窗望去,山峦之间云雾缭绕,受气流影响,飞行途中战机颠簸不断,机长文荃与飞行员彭修帮全神贯注。
“前方出现大面积积雨云,注意规避。”耳机中传来气象值班员的提醒,彭修帮一边将目光投向飞行仪表上的飞行参数,一边稳稳操控驾驶杆,机长文荃则仔细观察战机飞行姿态。随后,彭修帮操纵战机进入备用航线,成功避开积雨云。
“陌生地域和复杂天候,是淬炼飞行技术的‘磨刀石’。”现场指挥员金伟告诉笔者,近年来,旅队结合任务实际,组织部队赴高原、戈壁等陌生地域,展开野外场地起降、夜间仪表着陆、模拟特情处置等训练,锤炼飞行员实战本领。
天空阴沉,春雨霏霏。另一片空域中,直升机双机编队飞越丘陵地带,不利气象条件造成飞行员视距受限。“‘单发停车’,立即处置!”飞行员柴斌驾驶战机飞行时,突然接到特情通报。由于能见度较低,机长谭杰立即点击触控屏,调出电子地图,寻找临时降落地点。“10点钟方向,河滩着陆!”按照谭杰指令,柴斌迅速调整战机航向,向目标地点飞去。
距离目标地点越来越近,柴斌切断“故障”发动机油路,操纵战机稳稳降落在河滩上。机械师任继鹏随即争分夺秒检查战机,顺利排除“故障”。很快,战机再次升空。
随着低气象条件下飞行训练结束,参训战机依次安全着陆,机务分队立即对战机进行检查维护。官兵密切配合、有序作业,为接下来的夜间训练做准备。
该旅领导介绍,为提升训练质效,他们周密筹划训练方案,瞄准重难点课目开展专攻精练,有效锤炼飞行人员与保障人员应急应战能力。
夜幕降临,发动机轰鸣声再次响起。一架架战机在夜色中起飞,展开新一轮训练……(吴骁峰、李潇潇)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