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美国政府专机降落在了莫斯科机场上,特朗普特使维特科夫走下飞机,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带来了一个可能改变俄乌和谈进程的坏消息。




按照美媒透露的消息,维特科夫将在会晤中告诉普京。

美国不支持俄罗斯完成其乌克兰“去军事化”的目标,在最终的和约之中,俄罗斯必须允许乌克兰保留武装部队和国防工业,承认乌克兰使用武力的权利。

“去军事化”是普京政府在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之初就定下的一个目标,且时至今日,俄方也没有放弃这个目标。

从2022年春,俄乌在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情况来看,俄方在“去军事化”上的具体要求是,乌克兰只保留8.5万人的军队。

且坦克、火炮等装备的数量将被限制,其中坦克的数量更是被限制在不到350辆的水平上,乌军所装备导弹的射程也必须限制在40公里以内。


【美方希望俄罗斯能够允许乌克兰保留军事力量】


假如接受了这一要求,无论乌克兰修建了多少防御工事,都很难在数千公里战线上抵御俄军的雷霆一击,为预备役部队完成动员争取足够的时间。

“去军事化”这件事,要跟俄罗斯提出的另外两个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乌克兰保持中立以及“承认现状”放在一起看,这三个目标之间是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的。

在拒绝俄罗斯在乌克兰实现“去军事化”之际,特朗普政府就对外释放了两个信号。

一个是美国同样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美俄在乌克兰必须保持中立的问题上,其实已经达成了一致。

另一个是要在最后的和约之中,可以加入承认克里米亚半岛等地属于俄罗斯的条款,在“承认现状”一事上,美俄也形成了默契。

可明确在和约中“割地”是泽连斯基政府难以接受的条件。毕竟,只要签了这个字,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就走到了终点,且有可能在战后遭遇内部清算。

加入北约获取美国的直接安全保护,更是乌方早就定下的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泽连斯基政府可以放弃事实上收回乌克兰所有领土等要求。

经过多轮的沟通后,特朗普政府现在也意识到了,想要单靠己方施压让乌克兰改变和谈底线不太容易,让俄罗斯在“去军事化”问题上让步,换取泽连斯基政府接受“割地”与放弃加入北约这两个条件,进而降低和谈的难度,可能会是一个可行方案。


【特朗普想让俄罗斯在“去军事化”问题上让步】


可这件事的难点在于,没有任何国家会心甘情愿将国土割让给其他国家,即便美国此次能够通过向泽连斯基政府施压,迫使基辅在和约上签字。

乌克兰国内仍会有很多人不甘心,如果没有“去军事化”的约束,乌方很有可能重新积蓄力量,准备日后再战,夺回乌东地区。

此外,特朗普政府任期结束后,北约局势可能再次发生变化,只有确保乌克兰没有再与俄罗斯打一仗的底气,才能够确保日后乌克兰中立一事不会出现波折。

可见,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是俄罗斯保证乌克兰长期保持中立与“承认现实”的基础,没有“去军事化”,俄乌最终签署的和约可能会像《凡尔赛条约》一样,只能保证欧洲20年的和平。

俄罗斯肯定不愿意接受美方这个提议,放弃自己的“去军事化”目标。


【俄方现在想要在战场上达成目标难度不小】


但俄方现在同样处境艰难,俄方在前线占据着优势,可乌军应该还有数十万的可用部队,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战场上磨练过的老兵。

只要弹药充足,乌军的实际作战能力是要强于欧洲很多国家的,俄军要在战场上消灭这几十万乌军,自己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俄罗斯在战场取胜的唯一出路,是确保特朗普政府不会重启援乌,然后再利用自身的补给优势,争取在今年夏天打几个关键性的胜仗,让乌军士气崩溃,推动基辅接受现实,让数十万乌军放下武器。

普京政府大概率会与美国方面虚与委蛇,不会立刻在允许乌克兰保留军队和军工体系的问题上作出承诺,而是在乌军到底能够保留多少部队等细节上讨价还价,同时加快在前线的动作,争取扩大战场优势。


【普京可能会对特朗普用出拖字诀】


俄罗斯在“去军事化”目标问题上的处境,也反映出了俄乌和谈一事的艰难,普京政府坚持这一目标,本质是通过削弱乌克兰的国防能力确保其长期中立,消除北约东扩这一隐患。

但这一诉求,与乌方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形成了难以调和的冲突。

枪炮可以划定暂时的边界,却永远无法铸造持久的安宁。

如果不想达成一份“凡尔赛式”的和约,在欧洲埋下一颗未来冲突的种子。

美俄乌三国需要考虑将和谈范围扩大化,将欧洲、联合国、中国等力量引入和谈,以便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真正平衡俄乌的安全关切,最终实现多边力量监督下的长久和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