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门分析过旅游上市企业。
当时潜意识里认为景区既具有垄断资源,又是能一本万利的生意;认为景区的资本开支少但是能持续收门票,持续的现金流入并不需要高额的资本支出。
但是分析完以后就放弃了这个行业。
如果这个行业的模式这么好,为什么旅游上市企业里业绩突出的寥寥无几?
虽有垄断资源,但是景区是个特别依赖人的管理的生意;同时景区管理又特别复杂,包括从业人员的管理很难标准化。
另外,如下表所示,旅游类上市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多为国企,企业性质会不会影响到景点的运营效率?
这个答案我们先不着急回答,我们先看下桂林旅游去年是怎样亏损2个亿的,对上面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答案。
一、一次失败的投资运作,埋的雷2024年爆了
2024年桂林旅游亏损2.04亿元,但是我们从下图单季度的盈利数据看,公司第三季度的盈利足以弥补上半年的亏损。
第一季度亏损1,341.14万元,第二季度亏损568.19万元,第三季度盈利2,589.63万元,因此,公司前三季度公司是盈利的。
因此,桂林旅游全年亏损2.04亿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第四季度亏损2个亿。
第四季度亏的两个亿,把公司前三季度赚的钱都亏完了,还得倒贴。那么,桂林旅游第四季度到底都做了什么呢?
通过年报我们发现,桂林旅游不是在2024年做了什么才带来了大额亏损;而是因为它原来失败的投资,2024年计提了减值准备而已。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15,167.06万元。
主要问题出在对桂林罗山湖旅游公司的投资失败。
桂林旅游本来想吻一下青蛙,把青蛙变成王子,结果呢,它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和天赋,原来的青蛙变成了半死不活的样子。
桂林旅游持有罗山湖旅游公司70%的股权。
2015年1月起,罗山湖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处在停工状态,桂林旅游接手后想把它建成农旅文化休闲项目;但是转型失败。
现在这个罗山湖公司净资产是负数,已经资不抵债了;2023年净利润亏损1.23亿元,经营及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其实际控制人处于失信状态。
于是桂林旅游罗山湖旅游公司对其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0,417万元,这就是桂林旅游2024年亏损2个亿的主要原因。
二、手握核心资源,但是桂林旅游并没具备管理能力
本文开篇就提及旅游景区是对管理能力要求很高的生意,但是公司罗山湖项目转型失败,表明桂林旅游的管理水平并没有那么好;然而,景区管理的复杂程度远不止如此。
当前桂林旅游拥有的旅游资源,不可谓不核心,不垄断,主要包括:
两江四湖景区;
银子岩景区;
龙胜温泉景区;
丰鱼岩景区;
资江天门山景区;
七星景区;
漓江大瀑布饭店。
这些资源要不是公司特殊的企业属性,别人哪有福气拿得到;
但是我们从公司去年的收入构成看,除了漓江游船客运业务的收入是增长的,其余的全部下滑。
客运服务收入下滑;
饭店收入下滑;
接待的游客减少。
2024年公司共接待游客568.34万人次,同比下降8.12%,实现营业收入43,167.51万元,同比下降7.58%。
写文章前搜了很多关于桂林旅游的攻略,除了那些一眼假拿钱说瞎话的广告贴,其余的基本都能就一点达成共识,即:
桂林景色很美,但是旅游体验还有待提高。
说到旅游体验这就很复杂了,包括但不限于宰客,而宰客又不限于饮食、礼包、旅馆,的士等等。
景区服务人员的态度和服务质量也不好,坐竹筏给钱就滑慢点,不给钱就呼呼划,很快就到站了。
于是大家都在推荐柳州和百色,并特别排除了阳朔。
要让游客拥有好的旅游体验,绝不只是景色美就够的。
它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甚至还需要当地政府和居民的配合,政府是否能有效监管物价,当地人是否愿意放弃宰客赚快钱。
不管跟人打交道还是去旅游,我们都想进入到一个舒服的“场”里面;这个“场”的构成因素很复杂,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沉淀得久了就成了护城河。
上周在沈阳的南湖公园,有个人用脚踹玉兰花树让花落下来;风景很好,却被破坏了。这就不是一个舒适的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