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位年轻的新四军旅长葬身在大海中,但在不久之后,他的身影却神奇的出现在了遥远的延安地区,甚至还即将接受毛主席的接见,让人诧异。

然而,就在接见之前,主席身边的人却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把消音手枪,他随即被抓。那么,他究竟是谁,为什么会被抓?这背后的真相又是怎样的?



1、故人归来

1943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时期,日军的行动也越来越猖狂,颇有一种鱼死网破的感觉,给我党人士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不过,在党中央发出要军队各部派遣一定数量的干部前来延安总部学习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按时到达了那里。



而在这众多干部之中,毛主席最好奇的就是在新四军内部颇受赞誉、屡次立下大功的新四军众多旅长之一的田守尧,甚至还嘱咐身边的人,等田守尧一到自己就要立刻接见他。

当时时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侦探科科长的陈泊在负责安排到来的其他干部的同时也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终于,在1943年的6月,一个声称自己叫田守尧的人来到了延安大本营,并顺利的进入其中,陈泊这才看到了田守尧的真面目。

虽然田守尧和陈泊并不熟,但出于他敏锐的反侦查能力,陈泊在见到田守尧的第一眼就有一些别样的怀疑在心中升起。



然而,他毕竟没有证据,只能暗中对这个名叫田守尧的人进行试探和调查。与陈泊反应不同,毛主席在不知道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听说田守尧来到延安了,立刻就让人安排了见面,想见一见这个素未谋面的故人。

2、不对劲的他

接到毛主席指示的陈泊自然是十分为难的,但出于曾经身为情报人员和如今保卫毛主席安全的责任感,他还是对这个突然来访的故人进行了一些盘查。



简单的身份核实期间,陈泊并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他还是越想越不对劲。按理说,延安的通知下发到军队各部的时间是在三月之前,而且他也求证过,田守尧接到指示之后立刻就出发了,为什么三个月之后才到延安呢?

有的人或许会说,可能是路途遥远,时间久了一点,但是陈泊还特地向途经的各处部队求证了一下是否有新四军某旅旅长田守尧的通过记录,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



当时虽然已经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我党的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但难免还是会碰到心狠手辣的日军进行偷袭,而为了防止日军摸到延安大本营,根据地才制定了一系列验证身份的措施。

因此,在简单的验证之后,陈泊就借检查为由向这个田守尧索要通行证和介绍信,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按照流程来的延安。



但是对方却以弄丢了为由搪塞了过去,还有了一些防备之心,陈泊虽然嘴上说着丢了就之后再办一张,可心里的怀疑还是没有消除。

介绍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人竟然对于这件事表现的如此不自然,背后一定有猫腻。于是,在安排他去找毛主席之前,陈泊便将他关在了一间屋子,美其名曰是正常的审查流程。



而实际上,陈泊却让人仔仔细细的搜了他带来的一切东西,也对他本人进行了搜身检查。果不其然,在他身上搜出了一把消音手枪,这就更证实了他的古怪。

3、真相

于是,在搜查之后,陈泊出于情报工作的经验,立刻就对这个不对劲的田守尧展开询问,他故作疑问的问道:“这是什么?为什么你会随身携带消音手枪?”



只见对方面不红心不跳的说:“哦,这个是我在路上从特务的身上缴获的,留在身边防身的,是要上交吗?”

陈泊敷衍的说了一句不用,然后就递给他一张表让他填写,他没有防备就大大咧咧的拿起笔一栏一栏的填下去。



可是,等他刚写完“田守尧”三个字,他就被陈泊一把抓住手质问道:“你怎么和以前写的字不一样了啊?”

“可能是因为之前受过伤,所以写字没有没那么方便了。”说着便有些不自然的想要挣脱出陈泊的手。



但陈泊怎么可能会放过他,那句话只是试探他罢了,其实他也不是特别清楚田守尧的字体,只是听人说他是个左撇子。

“撒谎,真的田守尧是个左撇子,你到底是谁?真的田守尧在哪?”陈泊的眼里冒出冷峻的目光,让人顿时不寒而栗。



顷刻之间,这个人就放弃了挣扎。原来,在党中央的命令下发之后,汪伪政府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为了能捣毁延安根据地,他们制定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狸猫换太子。

于是,在田守尧接到通知动身之后,他们就在田守尧所在的学习团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要置田守尧于死地,以便替换他的身份。



同时,汪伪政府也在到处寻找和田守尧身形、面貌和特征比较相似的人,并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卧底训练。

在历经几番周折之后,终于找到了田守尧的替身,他们便一边为他伪造身份,一边对田守尧赶尽杀绝。



在三月中旬的时候,田守尧一行人因为躲避汪伪政府的追杀遇到了日军的巡逻艇,他带着为数不多的战士进行顽强抵抗,先是负伤,后又因为护送其他人上岸而尸沉大海。

最后,假田守尧便如愿来到了延安,差点蒙混过关见到了毛主席,如果没有陈泊及时反应过来将他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而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陈泊在为田守尧心痛的同时,也将此事上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顿时心痛万分,勒令陈泊好好惩治这个特务,以抚慰田守尧的英灵。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么英勇的一位将领,毛主席还没见到他就被敌人杀害,实在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
田守尧——百度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