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年,陈毅元帅带着夫人来到湖南视察工作。刚下火车,陈毅便看到了前来迎接的一行人,其中就有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的谭余保。多年未见,谭余保依旧风采不减当年,陈毅激动地对夫人说道:“这位便是我常跟你提起的谭余保,幸亏当年他没有杀我,否则不然就没有今天的我了。”



说起陈毅与谭余保的这段往事,那可真是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谭余保出生于贫苦家庭,自小见惯了土豪劣绅的恶劣行径。1926 年,他加入中共领导的农协会,成为北伐战争的坚强后盾。北伐失败后,谭余保跟随毛主席走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自此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家。1932 年,谭余保成为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红军主力开启长征之旅后,谭余保和陈洪时、彭辉明等人留下来继续坚持斗争。



当时他们的处境极为危险,虽有五个独立团约 3000 名红军,但武器装备落后。敌人得知红军主力离开,集结五个师的兵力准备将他们包围并全歼。谭余保和陈洪时带领部队突出重围,可彭辉明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然而,在部队生死存亡之际,陈洪时竟然叛变,还打算将谭余保抓到敌人那里邀功。幸运的是,有战士给谭余保报信,他才躲过一劫。得知陈洪时叛变后,谭余保气得破口大骂。无奈之下,他带着部队躲到莲花县的棋盘山区,将离散的同志慢慢集中起来,成立了湘赣军政委员会游击队,继续打游击。那段时间,不少人因忍受不了艰苦条件而投降叛变,给革命造成极大损失。从此,谭余保对叛徒恨之入骨。



直到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谭余保一行还躲在深山老林里打游击,对外面的时局变化一无所知。当时两党已同意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并派陈毅为代表前来寻找谭余保。但当谭余保看到国民党派出的代表竟然是昔日的叛徒,二话没说便直接处决了,他认为国共合作就是敌人的新骗局。

当远道而来的陈毅刚上山,便直接被谭余保的手下捆了起来。谭余保认定陈毅也是叛徒,根本不理会陈毅的说辞,还质问他为何不顾国民党欠下的血债要谈合作。说到激动处,谭余保拿着长长的烟管敲打陈毅的脑袋,疼得陈毅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后来,谭余保为慎重起见,下山派人查证。这一查才发现自己弄错了,陈毅确实是党中央派来的代表。谭余保知道错怪了陈毅后,立即亲自给陈毅松绑,并诚恳地表示让陈毅也吊他几天。陈毅被谭余保的话逗乐了,并未怪罪他,反而称赞他办事警惕性很高。后来毛主席得知此事,也夸赞谭余保办事粗中有细。



在这里,我们不妨插入一个历史案例来进一步说明这种警惕性的重要性。在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妄图分裂党中央。正是因为党中央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及时采取措施,才避免了更大的危机。谭余保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时,保持警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经历了太多的背叛和艰难险阻。

1972 年,陈毅在临终前,还惦念着谭余保的身体状况。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真的是至死不忘。这段往事不仅展现了陈毅元帅的大度和胸怀,更体现了谭余保对革命的忠诚和警惕。他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定的信仰和真挚的友谊,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宝贵的历史记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