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又有两个施工单位的朋友被裁员了,搞得我都有点看不懂施工单位的这些操作了,有点裁员裁到小动脉的感觉,大动脉还谈不上,毕竟世界五百强,少了谁都转。

一个是能力越强、证书越多、被裁的几率就越高。

工作多年,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牌生产经历,之前也在民营企业做过项目经理的角色,进到新公司不足三年。

经验、能力都不缺,毕竟是当过民营企业项目经理的人,在民企的工地上,那就是一切以进度为主的了,怎么快怎么来,施工组织能力、现场协调能力、对项目全局的把控能力、对外协调能力等各方各面,都还是拿得出手的。

而且证书和职称都不缺,有一建建筑、市政、一级造价和注册监理,还有副高职称。

但是从企业的成本来说,这些证书和职称反而成了裁员的理由,因为用工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并不缺有证书有职称而且证书上面还有业绩的老员工。

而他刚进公司不久,赔个N+1也就几万块钱,属于是低成本裁掉一个高薪员工,为公司后续节省一大笔开支。

后面跟这位朋友聊的时候才知道被裁的真实原因:真正一直干现场管理的人,制定的施工计划和对工程的管理目标都是比较符合现场实际的,而国企里面有些条条框框总是约束着,他也并不是很习惯,开会的时候经常否定领导的提议。

所以,公司又少了一个刺头,他也获得了自由,以他的经验、能力、证书和职称,再找个工作应该也不难。

2

另外一个是埋头苦干的螺丝钉,永远比不上会邀功的扬声器。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普通本科毕业,校招进的公司,工作一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去干,别人不肯去的项目他主动去。

久而久之,成了部门的骨干,但是是那种高层领导看不到的骨干,比如:公司下发了一个任务给到项目部,项目部给到某个部门,部门负责人啥也不知道,叫他做,他做好了,部长上报了,然后项目部上报给公司,公司领导看着任务完成得不错,最终给到的奖励却落在了项目经理和部门负责人身上。

所以虽然具体的、实际的事情都是他在做,苦是他在吃,累是他在受,但在公司领导眼里,他就是个刚毕业没多久还啥也不会的小透明,因为领导只看项目,而项目上的项目经理和部门负责人并没有给他报功,并没有去突出他的辛劳和成绩。

另外小伙子也挺努力,到点就考证,工作两年考了二建,去年又考了一建,可惜证书刚下来没多久就接到了人力的约谈,公司明文规定的一建证书一次性奖励也无从谈起了。

其实他周围了解内情的同事都有点惋惜但又无可奈何,同时也有点想看戏的心态:真正做事的人走了,以后看这个部门咋整。

3

这两个故事教育我们:

1-就算你有经验、有能力、有证书也有能力,人到中年的时候也不要轻易跳槽,因为一旦公司没有适量的项目来支撑,很有可能你就是第一批裁员对象,因为用工成本太高了。

2-在规则至上的体系里,太懂行的人反而成了‘刺头’,因为真相往往比服从更刺眼,很多事情,看破不说破,兄弟才有得做,懂?

3-你熬的夜、加的班、考的证,最后都只会成为领导PPT里的“团队成果”,别傻乎乎的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就像某辅导员工猝死事件给出的启发一样:牺牲健康换来的优秀,最终只会成为人事档案里为数不多且可以被替换的几行宋体字。

人生并非只能用工作来衡量生命的尺度,拼命加班加点熬夜打灰留下的泪水,最终只会成为档案袋里几张冰冷的A4纸,而你错过的晚霞、失约的晚餐,才是人生永远无法弥补的正文。

以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