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上哨声响起时,总有人先捂着脸倒下。 东亚球员习惯性举手申诉,西亚裁判的VAR镜头永远慢半拍。
那个本该判给国足的点球,最终变成了对手的反击进球。 日本裁判的笔记本记满犯规细节。 韩国主裁会为争议判罚看五次回放。
澳洲裁判的哨子藏在口袋里,除非见血绝不掏牌。 但卡塔尔人吹罚的比赛,黄牌总比角球先到。
记得去年世预赛吗?
武磊的单刀被吹越位三秒后,对手用同样方式进球有效。 U23亚洲杯更离谱,沙特球员飞踹只给口头警告。
转头就给中国后卫出示红牌,理由是"抬脚过高"。 主场作战反而吃亏,这道理谁能想明白? 我个人觉得,裁判问题早就不止是足球范畴。
西亚足联掌控着亚足联67%的投票权。 东亚球队近五年吃牌率比西亚高出40%。 最讽刺的是,同样犯规动作,日韩球员得牌概率只有中国球员一半。
张琳芃那次飞铲放在英超最多黄牌。 在多哈裁判眼里就成了"暴力行为"。 杨晨带队时,U17小将们七场比赛被吹掉九个进球。
边裁举旗的速度比博尔特冲刺还快。 现在连越南媒体都开始调侃:"想赢中国队?
申请西亚裁判就行。
" 但真正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日韩很少公开抱怨判罚?
因为他们懂得用实力让裁判闭嘴。
02年世界杯韩国队靠黑哨进四强。
现在人家凭真本事踢得裁判不敢乱吹。
反观我们,既没欧洲球员的身体素质。
又没南美球队的脚下技术。 连最基本的"裁判心理学"都不研究。
总在赛后申诉有屁用? 足协那些申诉函最后都成了废纸。 看看隔壁日本怎么做的?
每年派两百名年轻裁判去德甲进修。 J联赛引进鹰眼系统比英超还早。 而我们呢?
关键场次还在用退休返聘的老裁判。 VAR镜头角度永远找不到争议瞬间。
更可怕的是形成受害者心态。 输球先怪裁判已成条件反射。 这种思维比误判更致命。
下次再遇到西亚裁判怎么办? 要么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十次。
要么就学会用他们的规则玩死他们。 足球场上有句话:误判也是比赛一部分。
但永远被误判的,肯定是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