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暨南大学迎来重要人事任命,“亚洲飞人”苏炳添正式担任体育学院院长一职。这一任命,不仅是对苏炳添辉煌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更为暨南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预示着新的发展契机即将到来。



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多年来,他始终在体育领域坚持“两手抓”,在运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我,创造辉煌战绩;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成果丰硕。

回顾苏炳添的学术与运动生涯,可谓是一部充满拼搏与奋斗的励志传奇。2009年,他踏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2017年顺利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18年4月,苏炳添被正式聘任为暨大体育学院副教授,随后晋升为教授。即便肩负教职,他也从未离开热爱的竞技赛场,始终在教学与训练之间寻找平衡,展现出非凡的毅力与坚持。

在运动成绩上,苏炳添一次次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荣耀。2021年东京奥运会,他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惊人成绩,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强势晋级决赛,成功刷新亚洲纪录,震惊世界。在2025年2月18日的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3站)中,36岁的苏炳添尽管是赛场上年龄最大的选手,却依然以6秒65的优异成绩斩获男子60米决赛冠军,至今仍是室内男子60米全国纪录保持者。赛后,他满怀斗志地发文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努力恢复好身体机能,争取在家乡的粤港澳全运会站好最后一班岗”,言语间尽显对体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学术领域,苏炳添同样成绩斐然。2019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体育科学》2019年第2期发表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毫无保留地揭秘自己成为“亚洲飞人”的训练秘笈。2021年12月27日,由暨南大学与广东省体育局、中国田径协会三方共建的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正式揭牌,这一产学研一体化、多学科交叉的运动训练与科技创新研究平台,通过科研力量赋能短跑项目,为中国田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苏炳添即将执掌的暨南大学,其体育底蕴同样深厚。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的体育史与校史同样悠久。创校第二年,体操课便已开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的足球队声名远扬,在1927 - 1937年江南八大学10届锦标赛中,勇夺9届冠军、1届亚军;篮球队在上世纪30年代也曾连续斩获江南八大学篮球锦标赛5届冠军;田径队同样成绩优异,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华东运动会、全国运动会以及远东运动会。改革开放后,暨南大学成为率先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校运动员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中收获奖牌近千枚,其中金牌达400多枚。2015年,在原体育部的基础上,体育学院正式成立。



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暨南大学成果显著。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暨南大学习校友谢思埸凭借出色表现,夺得跳水男子三米板金牌,并与队友王宗源包揽冠亚军,助力中国跳水队实现该项目的三连冠。2025年2月24日,暨大招生网发布的《2025年优秀运动员保送拟录取名单的通知》中,中国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也赫然在列,这无疑是对暨南大学体育人才培养实力的又一次有力证明。

此次苏炳添出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将为这所体育名校注入新的理念与活力。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暨南大学体育教育事业必将迈向新的高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续写中国体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