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远县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梅州“6·16”特大暴雨灾害期间,仁居镇邹坊村因山体滑坡导致多栋房屋被毁,但因预警及时、转移迅速,25名村民成功避险,实现“零伤亡”。基于此,平远县坚决贯彻省、市部署,将避险搬迁列为防灾减灾核心任务,制定《2025年自然灾害危险区域建房户避险搬迁实施方案》,构建县领导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明确“避让优先、应搬尽搬”原则,确保底数清、任务明。

积极破解避险搬迁困境

“以前一到雨季就提心吊胆,现在搬进新家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近日,八尺镇角坑村村民谢伯站在新居前感慨道。记者了解到,至4月底,八尺镇已完成13户年度避险搬迁任务,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筑起“安居屏障”。

走进八尺镇首批搬迁户复垦现场,梯田式梅片树林已萌发新绿。“这些药用植物三年成材,企业保底收购,经济价值高,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镇干部邓崇铭指着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复垦地说,这里以前是八尺村村民肖碧华的家,因其老伴去世,独居的老屋又存在安全隐患,她主动申请搬迁。“镇里不仅帮忙办理清拆和补偿事宜,还帮忙协调过渡安置,现在我和深圳的女儿住在一起,心里踏实多了。”肖碧华说。邓崇铭坦言,像肖碧华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镇里通过“一户一策”精准对接需求,对鳏寡孤独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帮助独居老人通过投靠亲友实现安居。据介绍,像肖碧华这样的村民,通过增减挂钩等政策,不仅可获得主房每平方米450元、门坪每平方米60元、空地每平方米40元的补偿,复垦作物收益三年内还可以归村集体所有。这一生态与经济并重的模式,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八尺镇首批搬迁户复垦现场,梯田式梅片树林已萌发新绿。

八尺镇负责住建和自然资源的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面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等安全隐患,该镇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从去年以来,按照市县要求,逐年动员一部分群众避险搬迁,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今年以来,为实现更多危险区域群众的避险搬迁,八尺镇多次组织全镇镇村干部进村摸排,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耐心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帮助解决群众搬迁的顾虑和遇到的困难问题。下一步,八尺镇将进一步推进避险搬迁工作,一方面鼓励农户到县城买房,另一方面考虑到农户在县城居住遇到的就业难、生活成本高等问题,该镇也在加快“优迁快聚安居小镇”的方案编制,让农户搬迁到圩镇安全地段内,让农户就地就近搬迁,让群众既“安居”更“乐业”。

此外,针对群众关心的“搬后生计”问题,八尺镇打出政策组合拳,积极帮群众和企业牵线搭桥,推荐就业,并联合县人社局、高新区等部门开展“送岗上门”行动,组织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平远县全力做好避险搬迁工作,让山区村民住得安心。


在八尺镇,属地质灾害房和削坡建房的农户不少,避险搬迁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平远县树牢全县“一盘棋”思想,全力做好避险搬迁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县、镇、村三级联动,形成了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主持推进会,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按照“避让优先、应搬尽搬,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精心绘制避险搬迁的时间表、任务书和施工图。在配套政策方面,平远县积极探索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补偿机制,让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推行地票管理模式,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把握增减挂钩政策时间节点,确保政策红利得到最大化释放。这些政策的组合拳,为避险搬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截至2025年4月20日,平远县已完成143户(584人)宅基地退出,涉及115个行政村。

多措并举丰富安置方式

在东石镇“优迁快聚”小区建设现场,工人正有序推进场地平整和管网铺设。这个总规划288亩的安居工程,一期占地60多亩,不仅可安置征地搬迁户40户,还为受灾群众和山区避险搬迁户预留44户建房空间。二期50.72亩用地即将启动,预计可容纳100户居民。该安居工程配套建设20个沿街商铺,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在东石镇“优迁快聚”小区建设现场,工人正有序推进场地平整和管网铺设。

在东石镇溪子背村,因暴雨受灾倒塌的房屋已被平整为平地,户主林铭汉计划在此种植果树。为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东石镇对全镇因灾受损、受自然灾害威胁及空心村闲置废弃宅基地进行摸排登记,并广泛宣传增减挂钩政策,鼓励群众退出不适宜居住区域的宅基地。

据了解,在经历“6·16”特大暴雨灾害后,平远县创新建立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将灾后重建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机结合。一是多途径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方面谋划争取上级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多元参与,保障受威胁应搬迁群众有序搬迁。二是有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折算为有价地票进行补偿。三是对选择到县城或圩镇新购买商品房进行安置的避险搬迁群众,给予一次性安置购房补助。四是就业创业扶持,到县城新购买商品房进行安置且有劳动能力的避险搬迁户,由县人社局统筹县内重点用工企业,引导群众参加相关类型的技能培训后,推荐到企业进行就业。

此外,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切实做好避险搬迁政策的保障及整合,在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社会救助、金融支持、消费补贴等方面,按照工作安排,结合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和制定扶持政策,确保避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文/梅州日报记者:叶嘉瑶

图/梅州日报记者:钟小丰

特约记者:吴辉燕 袁志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