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虬曲苍劲、山水雄浑苍茫、花鸟灵动雅致……走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展厅里,69幅精彩的古法水墨作品,尽显东方艺术之美。
以笔墨问道,以艺术连心。4月25日,由2025大阪世博会INTEX国际展会组委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兴美术馆协办,江南时报社、江苏新华文投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古山松·问道心——左古山中国画展”暨新闻发布会在南京新华全媒体艺术馆隆重启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左古山为即将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个展的首场国内预展,是一次以水墨艺术对话世界的文化盛事。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从金陵古城出发,向世界绽放中华艺术之美。
墨展神韵,尽显中华民族风骨
作为中国当代知名学者型艺术家,左古山教授深耕传统绘画正脉,以“古山松”为标志性艺术符号蜚声国际。其笔下的古松苍劲挺拔,既承载“友谊如松”“自强不息”的中华文化精神,又以当代艺术语言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 南京博物院原党委书记、江苏省群文化学会书画研究院院长嵇亚林致辞
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南京博物院原党委书记、江苏省群文化学会书画研究院院长嵇亚林从四个维度简析了左古山的艺术创作脉络。他认为,在传统承继方面,左古山先生取法元末明初王蒙的繁密构图与明末清初髡残的苍浑笔墨;在风格创新层面,“古山松”系列作品构建了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在美学追求上,“问道心”的主题深刻体现了中国艺术“技进于道”的终极关怀;在绘画技法上,古山先生的创作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法追求。
嵇亚林认为古山先生的画展高度契合大阪世博会主题,非常巧妙地以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为这一全球性议题提供了东方智慧答案:未来社会的活力,一定源于对不同文明的包容与互鉴。我们衷心期待“古山松·问道心”展览成为连接中日艺术对话的桥梁,成为编织传统与现代美学交织的文化经纬,更能够成为东方艺术语言的当代转化开辟全新范式。
-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嵩致辞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嵩在发言中表示,左古山不仅是当代学者型艺术家的优秀代表,更是南京师范大学培养的优秀学子之一。他的艺术之路,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是当代水墨艺术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艺术创作不仅是个人修为的体现,更是文明对话的重要载体,艺术的真谛在于超越形式的灵魂对话。‘问道心’正是希望通过艺术的桥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实现心灵的相通,共同追寻精神的至高境界。” 岳嵩说。
- 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新华文投总经理管云林致辞
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新华文投总经理管云林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展出的左古山作品以松树为题材,满眼的古山、古松,满满的古意、古道,他画的松石意象,古柯擎天;他创作的时空意境,太古鸿蒙;从创新维度看,可谓古法新裁,古格今韵,古意新写……左古山先生通过古法用笔与当代图式的化合,实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艺术追求,重新诠释了中国文人画的经典意象,既延续了中国画的传统气韵,又赋予其当代审美特质。”
现场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的艺术家们在观看展览的同时共同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之路。
- 崔见接受记者采访
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崔见接受江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左古山的书法功底尤为深厚,从笔墨线条中可见其经年累月的勤学苦练。他将书法笔意自然融入绘画创作,形成了收放自如的艺术风格——书法严谨而不失灵动,绘画恣意却自有法度,二者相得益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原副秘书长佘玉奇认为:“左古山先生的作品将古意、诗意与当代关联。作品无论是线条、构图、笔墨都十分精到,他将绘画与书法交相辉映,这正是中国文人画的优良传统。”
“左古山先生在国际舞台用自己的作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他是一位艺术创作者,也是一位文化传播者。他用传统笔墨的当代手法诠释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第七届中书协理事王卫军说。
启航南京,共赴世博文化之约
2025年大阪世博会以“设计未来社会,共创明日活力”为主题,作为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的重要艺术项目,“古山松·问道心”展将通过水墨艺术搭建文化交流桥梁,助力构建“和而不同”的文明生态。25日在南京开幕的预展作为展览首站,既是对本土文化根脉的致敬,也是为更好在国际舞台呈现的精心预演。
日本2025大阪世博会组委会代表松田博和在祝贺视频中表示:“世博会组委会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古山松·问道心’这一富有东方美学特质的艺术项目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我们相信,这种植根于传统文化又具有当代精神的艺术表达,不仅能在亚洲文化圈产生共鸣,更能为全球艺术版图注入独特的东方视角。”
- 2025大阪世博INETX国际展会组委会主席碗国省致辞
2025大阪世博INETX国际展会组委会主席碗国省认为,此次展览以“古山松·问道心”为主题,寓意深远。“他笔下的‘古山松’以苍劲的笔墨描绘松的姿态,将千年文人的风骨与当代哲思融为一体,使其成为连接古今、贯通中西的艺术桥梁;‘问道’既是左古山对艺术本质的探寻,也是中日两国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启迪、共同升华的过程。”碗国省说。
- 世博会馆长联合会全球副主席王慧致辞
世博会馆长联合会全球副主席王慧在活动现场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世博会举办的文化类展览,他表示:“在参与往届世博会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我们要用我们独特的民族符号去和世界交流,今天的展览恰恰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此次展览既是对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集中展示,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华美学的宝贵契机,有助于推动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艺术对话。”
- 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姚世洪
“左古山教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松树这一传统意象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此次与左古山教授合作,正是基于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其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价值的充分期待。”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姚世洪在开幕式上说。
- 左古山致答谢词
“三十余年的艺术探索之路,恰似一场漫长的问道之旅。”左古山在发言中介绍,本次展览呈现的 69 幅作品,正是这种探索的阶段性总结,其中有 54幅“古山松”作品,人物、山水与花鸟作品各 5 幅。以松为媒,寄寓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思考;人物作品,延续了传统造像的庄严气象;山水与花鸟,则是他对自然万物的诗意观照。“世博会是文明互鉴的殿堂,‘古山松’的展出,恰似以东方美学的独特语言,参与构建‘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生态。正如中国馆‘中华书简’所寓意的文明长卷,我希望通过松的意象,让世界看到一种既根植于传统、又面向未来的中国艺术表达,从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左古山表示。
活动现场,嵇亚林、管云林、碗国省、王慧、姚世洪、崔见、左古山共同为展览揭幕,左古山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捐赠作品,管云林接受捐赠并向他颁发收藏证书。
据悉,展览预计将于今年8月在日本世博会中国馆正式亮相,届时左古山将现场即兴挥毫创作“古山松”,以笔墨互动诠释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记者 徐曦 摄影 邵丹 潘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