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AI生成:张昊天
综合编译 陈荣生
现代化战机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武器,促使欧洲国家以跨国协同方式推动相关研发。但历史经验表明,这种模式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往往来自内部。最近,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联手推动的欧洲“未来空战系统”(FCAS)就被“自家人”泼了一盆冷水。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4月上旬,法国军用航空承包商达索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在法国国民议会接受质询期间表示:“有些事情无法正常运转,需要加以重新审查……各国应该一起想办法,以便更好地管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特拉皮耶还透露,FCAS计划的合作伙伴之间就“如何分配工作量”的争论导致了工期延误。
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于2022年12月授予达索公司、空中客车公司等承包商价值32亿欧元的“第一阶段”合同,涵盖新型战机的研究、技术和总体设计。在此之前,代表法国的达索公司和代表德国与西班牙的空客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磋商,就联合研发高性能载人战斗机及无人机等配套装备达成一致。第一阶段研发结束后,FCAS将进入样机制造阶段,最早有望于2026年发布,2029年试飞。
作为法国方面的代表,埃里克·特拉皮耶宣称他对法德西三国联合研发原型机的能力充满信心,但他经常抨击FCAS计划的组织结构问题。按照他的证词,过度碎片化的工作方式是该计划延误的主因之一,“我们不断重复无意义、无休止的讨论”。他主张,研发工作应当进一步向最优质的技术倾斜。
这位高管宣称,达索公司是主承包商,但这家法国企业在决策时只有1/3的投票权,空客公司及其背后的德国和西班牙拥有2/3,这会导致参与项目的企业在落实分工方案时,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特拉皮耶不无自豪地强调,由于法国拥有追求战略自主的传统,泰雷兹公司等次级合作伙伴在航空电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当达索公司希望与德国合作时,却发现对方禁止法国厂商接触某些敏感技术。
不过,特拉皮耶并未否认FCAS对3个国家的重大价值。他透露,新一代战机的外形设计已经完成,“我们知道怎样制造它,尽快让它飞起来”。他还援引法国主导、多国参与的“神经元”无人机项目作为正面案例,强调多个合作伙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相关研发工作。然而,“我们今天在FCAS上未能重现如此成功的合作,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特拉皮耶进一步解释说,达索公司认识到,自己必须独自面对两个合作伙伴,必须“说服更多的人,才能做出决定……这方面的工作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法国对重大跨国军备项目提出异议乃至“半路下车”,在过去数十年间有过先例。公开资料显示,空中客车公司当前仍在生产的“台风”战斗机,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名为“欧洲战斗机”的多国合作计划。该项目推进过程中,法国在设计权限和作战要求上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最终退出了“欧洲战斗机”项目,另起炉灶研制了“阵风”战机。
类似的分歧在FCAS计划中同样存在。特拉皮耶在接受质询时提到,法国希望下一代战斗机能发挥核威慑作用,“不受任何外国限制地”执行任务,还应当能在航母上部署。这些需求在德国和西班牙不存在,意味着法国可能需要单独掏钱为它们买单。这位高管补充说,FCAS战斗机不会与“阵风”竞争,“阵风”将在某一时刻与新的空中作战系统并肩作战。他预测,FCAS将在本世纪40年代服役,“更可能是2045年以后”。
作为德国和西班牙的代表,空客公司对FCAS项目态度乐观。针对特拉皮耶的“抱怨”,空客公司回应说,这个计划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向第二阶段合同迈进。该公司宣称:“我们致力于FCAS,它是欧洲国防工业和战略自主权的支柱。我们认为FCAS是一个欧洲工业合作项目,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更是如此。”同时,即将组建的新一届德国政府也表示,根据执政联盟内部的协议,将加快推动下一代战机的研制。
就目前的情况看,法国在3个国家中技术实力最强,并未彻底排除抛开德国和西班牙“单干”的选项。正如特拉皮耶对法国国民议会所言,法国致力于开展合作,为“一个更团结的欧洲”作出贡献,“问题是,当涉及合同细节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当被问及“如果FCAS项目失败,达索公司能否单独行动,在合理的时间内提供具备隐形能力的战机”时,这位首席执行官的表态颇为耐人寻味。“我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很傲慢。”他说,就研制战斗机来说,“我愿意合作并分享,但我才是有技术的那一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