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网络

01

后台收到一条读者留言:“第三次发现他手机里有暧昧消息,可他说要来接我下班时,还是心软了。”

屏幕的冷光里,这句话像一尾搁浅的鱼,在黑暗里翕动着疼痛的腮。

突然想起前几天刷到的一段话:

「我们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爱上渣男渣女,爱上那些辜负我们的人?

脆弱的人无法抵抗拥抱和抚慰;坚强的人、高傲的人无法抵抗奉承和共鸣;孤独的人没有办法抵抗一个伙伴。

我们每个人都有残缺,而遇到相似的残缺总会怦然心动。」


02

地铁站看见相拥的年轻情侣,女孩正踮脚为男友整理围巾。

大学心理学老师曾说:“再锋利的灵魂,都需要刀鞘。人类对温度的渴求,远胜于理性。

那些总在深夜发“睡了吗”的人,那些在冷战后突然送来热奶茶的手,本质都是给寂寞递上止疼片。

脆弱者的爱情像湿火柴,明知摩擦只会蹭破表皮,却贪恋那瞬间迸溅的星火。

心理学上还有有个残酷的结论:长期独居的人,会对陪伴产生药物依赖。

你会错把依存当爱情,像溺水者抓住浮木,却忘了问木头从哪里漂来。

那些精准击中你隐秘骄傲的情话,那些“只有你懂我”的深夜对话,像特制的钥匙插进锈蚀的锁芯。

高傲者的沦陷,往往始于有人叩响了他们反锁多年的门。


03

常听人说,他和我太像了。

那些童年缺失安全感的人,会在对方忽冷忽热中找到熟悉的战栗;曾被否定价值的人,会把伴侣的若即若离当作宿命轮回。

两个破碎的灵魂相拥,伤口与伤口严丝合缝的刹那,误以为这就是爱情完整的形状。却忘了破镜重圆照出的,终究是裂痕交错的倒影。

便利店深夜亮着的灯箱总让人驻足,就像我们总被相似的温度蛊惑。

某个加班的雨夜,他递来的热饮恰好是半糖茉莉奶绿,你便觉得这是命运在补偿童年漏雨的屋檐。

然而说着“懂你”的人,往往最擅长往你的软肋涂抹蜂蜜。

我们爱的从来不是对方,而是透过他瞳孔看见的、被童年月光漂白过的自己。

就像冬眠的熊永远不知道,它拥抱的不是取暖的树洞,而是自己呼出的最后一团热气。

伤口愈合的起点,是学会用自愈代替追问。

当你的瞳孔不再折射他人施舍的月光,完整的黎明自会从裂缝中升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