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5月12日,菲律宾将迎来一场关键的中期选举,自1月12日起,该国已正式踏入这一重要选举阶段。此次选举意义重大,共涉及18320个席位的角逐,包括菲律宾第20届国会中众议院全部的316个席位、参议院24个席位中的12个,以及全国各地区的地方选举,预计参与投票人数将超6900万。然而,菲律宾当下却深陷政治暴力的阴霾,据法新社19日报道,在今年1月12日至4月11日期间,全国范围内已发生46起政治暴力事件 。



马科斯(资料图)

尽管选举委员会发言人劳迪昂科强调,因政治暴力遇难的候选人“不到20人”,与上届选举约100名相关人员死亡相比,数字大幅降低,但分析人士仍警告,此类暴力事件或持续成为菲律宾政坛的常态。长期以来,菲律宾政治暴力存在“有罪难罚”的困境,如阿尔布埃拉市长候选人克尔温·埃斯皮诺萨4月遭枪击案,即便警方宣称有7名警察作为嫌疑人接受调查,但受地方势力干预、证据链缺失等因素制约,将嫌疑人定罪难度极大。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间针对地方政府成员的暴力行为中,79%的肇事者身份不明。

在政治暴力阴影笼罩的同时,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还面临着支持率断崖式下跌的严峻局面。菲民调机构“亚洲脉动”公布的结果显示,马科斯3月支持率仅为25%,相较于2月的42%,急剧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飙升21个百分点至53%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面临弹劾调查的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支持率从52%攀升至59%,成为当前菲政府高级官员中唯一支持率上升者。



马科斯(资料图)

马科斯支持率下滑背后原因复杂,菲律宾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就业市场低迷,民众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而马科斯政府在抑制通胀、促进就业等民生问题上成效不佳,菲律宾GDP增速持续放缓,其推行的如降低大米进口关税、扩大电动车免税等减轻民众负担的政策,也未能有效落地,沦为纸上谈兵。

马科斯政府执着于搅乱南海局势,妄图借助美国力量在南海制造事端,转移国内民众对其执政不力的注意力,但中国始终坚持以沟通协商妥善处理南海分歧,菲方的蓄意挑衅行为被清晰识破,不仅未能得逞,还使菲律宾在地区局势中陷入被动。此外,马科斯政府积极配合国际刑事法院对前总统杜特尔特任内“反毒战争”的调查,将杜特尔特送至海牙国际刑事法院,这一行为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使得杜特尔特的支持者重新集结,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政治矛盾。

在菲律宾国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南海地区局势也因菲律宾的一系列动作而愈发紧张。南部战区海军新闻发言人赵志伟海军大校曾表示,菲律宾36号护卫艇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迅速组织兵力,依法对其进行跟踪监视与警告驱离 。黄岩岛作为南海中沙群岛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中国渔民自古以来的传统作业海域,中国对其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主权依据。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国内支持率下滑、中期选举临近的双重压力下,试图通过南海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提升自身国际形象,其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的错误态度,极有可能导致南海和台海局势进一步升级 。这不仅给中国在南海和台海地区带来更大压力,也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挑战。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南海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需要所有相关国家共同努力,摒弃霸权思维与挑衅行为,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让南海重新恢复平静,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