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 以“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昨天在四川泸州举办。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韩民指出,近年来,我国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但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代要求相比,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他建议,要强化政策引领与保障,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提升产教融合的数字化水平,健全产教融合的评价机制,发挥先进地区的示范作用,全方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技能人才不是简单的片面的技能人才,一定是高素质、复合型、知识型技能人才。”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静波表示,高技能人才必须经过产教融合这样的育人模式和育人途径才能实现。这种模式强调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不能仅局限于学校内的知识传授,而必须包含实践实训。

建设教育强国,职教何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原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提出,职业教育要做好“3个三”:服务区域、产业和大外交三个格局;加强“双高双优”建设、实施“101计划—五金”、促进职普融通三个内涵;打造智慧教育平台、搭建技能大赛擂台、构建国际合作舞台三个平台。

“我们必须挑战‘技术必须完美无缺才有价值’这一观念。”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学院教授汪琼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赋能高校教学观念转变发表看法。她认为,GenAI最好的角色是思想伙伴,而不只是效率工具,预防滥用AI的内容要以沟通教育为主。学生与GenAI大模型的对话过程也让学生理解其自己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是一个改错的过程,逐渐优化的过程,修订过程就是强化学习的过程。

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付军、泸州市副市长靳地胜和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商学院党委书记何杰针对当地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大会还设特设“产教融合与教育培训高端对话”环节,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各单位机构的专家,围绕“融什么、怎么合”“如何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以及“AI与产教深度融合”等议题,提出“融的是育人逻辑、合的是发展格局”的核心理念。

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发布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标杆培育行动计划、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双百”行动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助航行动计划。会议同期举行了产教融合与共同体、联合体建设专题交流会,人工智能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专题交流会等。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共同承办。(孙竞、实习生曹子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